蝎尾蕉

蝎尾蕉,蝎尾蕉科。赫蕉属。是单子叶植物姜目的一科。本科又称为赫蕉科,赫蕉属。主要分布在热带美洲。赫蕉属以前被分类在芭蕉科或旅人蕉科内,现今已由它科分出,而成为赫蕉科的一属。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及南太平洋小岛上。因其叶片浓绿、宽大、飘逸,花序奇特,一见过目难忘,花色彩丰富、每一花茎可开花6—7枚不等,鲜红艳丽而闻名于世,是典型的展现热带风光的园林植物。叶片长圆形,叶面绿色,叶背亮淡微黄色;叶脉清晰可见。顶生花序,直立,长20—30,薄被短柔毛;苞片绿色,开放时突露,花被片红色,顶端绿色,狭圆柱形,地表根部可分孽出许多幼苗。在许多园林庭院、住宅小区,公共绿化场地均能见到其身影。成为园林绿化植物中的佼佼者。
我国自从1980年后从国外引进蝎尾蕉品种后,开始栽培主要用作鲜切花和园林绿化只用。在三亚一些住宅小区以及旅馆、酒店、公共绿化场地均能见到它的身影。现已成为园林点缀绿化的优良品种之一。
蝎尾蕉的盛产地多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和太平洋诸岛,平均气温在18以上,在原产地生长旺盛。引进后经过多年的园林职工栽培管理、驯化,现已适应了我国许多地方的自然环境、温度气候、水分、土质肥瘠,生长的越来越好。
蝎尾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人将其误认为鹤望兰。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适宜温度18—30,一般在15以上开始正常生长,22以上生长旺盛,并正常开花结子,但在夏天生长温度高于35时生长便会收到抑制。据资料介绍:“越冬温度大多数种类在16以下时生长活动能力减弱,低于10时会影响蝎尾蕉叶片和花茎的生长,造成叶片变小,花茎缩短,直接影响其切花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在栽培蝎尾蕉的过程中,要使其全年维持生长,不受寒害,过冬温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当温度低于0时,植株的地上部分会受冻害致死”。植株因受冻害虽以死亡,但埋在土中的地下根茎,一般是不会冻死的,只要温度、水分适宜,第二年春季便会很快生长出新的植株,仍可继续开花。
蝎尾蕉在海南可实行露地栽培,不受气候条件的约束,只要满足土质、水分、人工的管理条件便能很好的生长。
蝎尾蕉的繁殖法方主要以分株法为主,蝎尾蕉的地下茎蔓分生能力较强,即地表根部周围,它地下的茎带有大量的潜伏芽眼。只要生长条件得到满足,便能生长出许多幼苗,其特性与“旅人蕉”的生长特性相似,这是蝎尾蕉的生长特性所决定的。挖出带有地下茎的母株,用利刀将母株的根茎与幼苗分成几丛种植,一般每丛有2—3株以上成活率较高,分株时幼苗必须带有根系,可大大提高成活率。在实际生产栽培管理中,幼苗的繁殖法方也有采用:播种法和组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