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兰
卡特兰,兰科。卡特兰属。又名:嘉德丽亚兰。是原生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其中,哥伦比亚和巴西原生种较多,大多生长在海拔约3000米左右高的地方,附生于森林中树木枝干或岩石上。“有原生种48个”。
卡特兰属,花单朵或数朵,着生于假鳞茎顶端,花大而美丽,色泽鲜艳而丰富。花形优美、色彩艳丽,并具特殊芳香,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种开花,是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的国花。品种多在超千个以上。颜色有白、黄、绿、红、紫等。开花时间长达10—20天左右。
卡特兰栽培比较容易,它生长势强,好栽易管。对各种生长不利因素,表现抗逆性强。是世界商品化程度很高的兰花品种,是珍贵而又普及的盆栽兰花,还是重要的高档切花,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栽培者对其评价、公认很高的兰花代表品种,人工杂交选育的品种不计其数。卡特兰以是当今世界商品化知名程度较高的品种之一。生长习性为多年生草本附生植物,大多附生于大树的枝干上。喜温暖湿润环境,忌高温、强光条件。据栽培者介绍:“卡特兰茎叶肥厚,气根旺盛,耐干旱,一个月不浇水也不致于枯死。在屋顶、阳台、屋檐、大树下,均可栽培,但要求空气新鲜流通,并适当给以遮光,可用遮阳网挡去50%至60%的阳光,要求白天温度25至30,夜间15至20”。越冬温度:夜间15左右,白天20—25,保持大的昼夜温差至关重要,不可昼夜恒温,更不能夜温高于昼温。要求半阴环境,春夏秋三季应遮去全光线时间的一半,
卡特兰在兰花中是属于喜光的种类。光照对卡特兰植株健壮和开花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阳光不足开花会推迟或开花率低。卡特兰需要较多的光照,除了正午,可让阳光直接照在植株上。如果光线不足,则开花少、不开花或花的质量较差。叶片变薄而软,假鳞茎细长,生长势减弱。
卡特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这是众多兰花品种共同的喜好和特点。只有在这种环境中,叶与假鳞茎才能呈深绿色,富有光泽,表现植株生机盎然,色正花艳。花芽方能正常成长,新根及嫩芽则呈现生长茂盛。花朵数量多,盛开时间长,鲜花争相斗艳,花色艳丽,怒放不止。如果温度低至在11左右,花期将推迟,花不能正常完全盛开,且花期时间较短。如果温度在5左右时,叶片将逐渐表现黄色,显得无生机,死气沉沉,假鳞茎产生纵皱纹,花芽不能长大、长高,且花鞘变成褐色,生长速度停滞不前,严重受阻。如果温度低至1~2,叶片很快枯黄或变成褐色而脱落,花蕾枯死,面临大难当头。另外,当夜间温度高于20时,往往会造成花期过短。在北方温室栽培中,应特别注意保持昼夜较大的温差,适当的温差,有利花芽的分化形成,昼夜温差小,容易使植株生长过剩,不利花芽形成。使白天的温度高于夜间5~10。不可日夜温度平衡,更不能夜间温度高于白天。
卡特兰的繁殖法,分株法:兰花的繁殖方法几乎都采取分株法。也有用种子繁殖的“可选育新品种”,科研部门也有用组培的,但分株法是最通用的。可完好的保留母系品种的遗传基因。首先,从盆中取出兰株,去除粘附在气生根上的栽培基质,分开假鳞茎,露出根系,修剪断根和腐根,如兰株生长过旺,则可切除底部部分根系。换盆时间多在3月份或在秋季时进行,先将植株由盆中倒出,去除栽培所用旧材料,剪去腐朽的老根系和鳞茎,将株丛从母体上分开,每丛至少有3个假鳞茎,并带有新芽,如分剪过小,则对新株的恢复生长和开花都有影响。新分离后的株丛要健壮,无病害。
卡特兰性喜温暖、潮湿和充足的光照。栽培的基质以苔藓、蕨根、树皮块或石砾为好,同时盆底需要放一些碎砖块、木炭块等物。尽可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先将分离出来的卡特兰植株的根均匀分散放进盆正中,周围再填上栽培基质,压紧栽实。栽植深度适宜不要过深。注意新芽必须向着盆沿,并留出今后2—3年的生长位置。新栽的卡特兰在10—20天里放在半阴、潮湿度高的地方,每天向叶面喷洒适量的水,保持叶片和假鳞茎不干缩。根部不浇水,也不施肥,待新根长出2—3时可开始浇水。
兰花品种属长光照植物,日照时数需要12小时以上,需要光照,但最忌强光照。一生之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里,都在遮光的条件下生存。光线太强可导致严重的日灼病或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冬季在温室内,可少遮光或不遮光。
卡特兰在兰花中是属于喜光的种类。如果光线不足,则开花少、不开花或花的质量差。叶片变薄而软,假鳞茎细长,生长势减弱。没有足够的光照,植株生长就会失调 ,花芽就不能正常生长分化,就会影响开花。
卡特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