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本《观潮》中的“五处错误”?
(2010-07-05 08:36:09)
标签:
观潮小学课本错误文化 |
分类: 书海漫游 |
《观潮》原本是南宋人周密的文章,今天的小学课本选择了今人赵宗成和朱明元的文章《喜看今日钱塘潮》中的一节,编者将其命名为《观潮》。某虽然未见过农历8月18日的钱塘潮,但以常识推断,潮水两丈多高估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近来读到了一篇文章 《“潮痴”老人叫板小学课文<观潮>》(见附录),居然说小学课本《观潮》出现了五处常识性错误,读来令人称奇。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关于《观潮》的分析,有南京学者吴功正先生的文章可供参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第一课 观潮
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 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 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 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了平静。看看提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潮痴”老人叫板小学课文《观潮》 |
发布时间:2009-11-24 11:00:23 来源:现代金报 编辑:夏信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