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理由让农村娃上大学吗
最近,二弟来电话,说他唯一的儿子宁死不愿再上学,让我回家劝劝。心想:我作为堂堂的灵璧一中教师,教育的学生已经无数,难道还说服了稚嫩的侄子重回学堂?我满口答应,信心满满的回家,急匆匆的找到侄儿,没想到——
侄儿一见到我,就说:“俺大爷回来,一定是想劝我上学的。我说,俺大爷,别劝了,我确定不再上学,谁劝也无用。”我看形势不对,就退了一步:“那你说说你是为什么不上的呢?”
“也不为什么,就是感到我上学没有什么用。”我正准备措辞如何去劝说他,没想到他又先问我:“俺大爷,你说我上学能有什么用?以我现在这成绩,拼死了考上个二本,结果还不如俺小老家几个人打工的。”
侄儿说的小老,就是我的小叔,与我父亲是堂兄弟,现在一家五口人都在外打工,自诩每月能存八千元,家里的地也丢给别人种了,三层小洋楼也早已建起来了。
侄儿提到他小老的事,我还没有想好怎么接口,他又说了起来:“俺大爷,你不是大学毕业的吗?工作二十多年了,你盖起三层楼了吗?俺庄今年可盖好几家呢!”接着,他如数家珍:小月家、小蛮家、小亚家、景松家、宗仁家……
侄儿提的这些人,有的连初中都没上完,早年在一起割草、剜菜、拾柴禾、上学都是我手下败将,可现在竟然都比我有钱!
我本来是来劝侄儿重回学屋的,结果自己也生出许多不平:像这样下去,今后还有几人愿意去上大学呢!
我苦拼苦扎,考上本科,挤进了全县最好的学校——
一中,工作二十多年,但我却不如初中就到社会上闯荡的五弟,他一年能种近十万,我现在所有发的钱加起来正好是1799,得五六年才有他种的一年多!
出外打工十来年,只要脑袋瓜子灵活点的,现在都是盖楼房,叼高档烟,不少人已经买上了小汽车,可是在学生时代的佼佼者考上大学的这些人呢,除了个别靠灰色收入富起来的人外,又有几个能靠工薪而不为子女上学娶亲买房而忧愁的呢?
我曾经这样想:我小叔家有三个孩子,假如都考上了高中,上了大学,他家的现在的经济状况会是怎样的呢?他现在每月全家存款高达8千多元,如果几个孩子都考上了高中,上了大学,他家每月就可能要背上两千多元的债,更不可能有什么钱再去盖楼房。
更有讽刺意义的是:我儿子去年大学毕业,好容易找了个工作,每月工资才一千三百多元,可我那侄儿,不愿上学初二没上完就出去打工 ,第三个月,工资就涨到一千七百三十多元。
就这,我儿子还是幸运的,毕竟是找到了工作,君不见09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还不到35%,其中还不排除脸蛋漂亮的,家人亲戚有权的,有钱能通天的,至于真正农村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鬼知道能有几人就上了业!
也许,有人会说:农村娃不愿上大学,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趋利避害是天性使然,国家和政府在运用“利”这一杠杆时已经出现了失衡呢!
要让更多的农村娃上大学,国家和政府就有责任想方设法让农村娃看到上大学的“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