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口 市 人 民 银 行
(2010-08-23 09:18:20)
标签:
人民银行海口市人民银行海南银行摄影师安缘安缘的博客枪手安缘 |
分类: 企业、品牌、项目的策划 |
海 口 市 人 民 银
行
峡,海南独特的“椰风海韵”滋润着它,是人民银行丰盈、富饶的源泉;背依有海南岛绿色温床之称的五指
山,“深山锦古”给养着它,是人民银行坚实、持久的稳固基石。
●
银行的大厅不仅是一个银行的门面,同时也是银行核心气质最直接的表达。所以在大厅的设计上,我们希望在有限的空间里赋予它最丰富的文化内涵。
大厅的设计凝聚了三种文化:以南北纵轴的地貌为依托的自然文化、以东西横轴的人流走向为根本的人文文化、以及由二者汇聚形成具有内聚力意义的经济文化。
银行的北面是碧水蓝波的美丽琼州海峡,南面是青秀峻美的五指山,这种靠山面海的独特地理和自然风景给银行大厅形成了南北贯通的一种气、一个场,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气势。
为了突出、强化这种自然气势,使它成就为空间中一种由自然本身所焕发的“自然文化”,我们把北面的“椰风海韵”的意境向南延伸,把南面的“深山锦古”的磅礴向北发展,即在沿海的大厅北侧特别选用当地天然石材做装饰材料,以石为设计语言,构筑室内山川峥嵘的富有厚重、稳健、持久等象征意义的自然美景;而在靠山的大厅南侧,以现代的具有抽象意义的设计元素——水为表现符号,构成了具有水木清华气质的银行休闲空间,同时也满足了银行“水是财富”的表现诉求。
银行,已经从多年以前隐秘的、单一、功能性办事机构转向开放的、鼓励大众参与的、多功能的现代金融博物馆。现代银行更注重文化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的元素。所以,从大厅东侧银行入口处开始,由东至西,我们以与海南金融、当地风土人情、以及人民银行的企业文化等为实物做展示,设计了一系列的展台,形成银行的“文化长廊”。“文化长廊”不仅让每一个来人民银行的人感觉宛如徘徊在文化的长廊里,同时也令人民银行大厅有一种无形的人文氛围,有一种具有勃勃生机的银行人文景象。
设计的目的是提升空间品质,而不仅仅是表现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而已。设计同时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质量。由南至北的“自然文化”所形成气场,与由东到西的“人文文化”所形成的人气,二者汇聚,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核心空间。而由这个核心空间所焕发的空间格调与品质是特别吸引人的,它就是银行的人气、人脉,也就是银行财富的锦囊、财富的源泉,也就是银行生存、发展最核心的“经济文化”。
银行建筑自始以来一直都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有力标志,而我们通过以“山水为生命之源”的自然文化,以“历史为科技之基”的人文文化、以“经济为社会发展之本”的经济文化这三种文化融会贯通的设计,使海口市人民银行大厅成为了体现海南文化(包括自然、人文、经济在内)的理想殿堂,成为海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象征中心。
●
2层是银行的主要营业大厅,设计上追求富丽堂皇、尊贵大气的格调。我们把五星级的
设计品质带入其中,力求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个高层次、高品质、高格调五星级的服务平台。
●
3层是人民银行的职员福利区,除了有餐厅、休息间、服务区等一系列休闲设施区域外,还有一个屋顶花园。屋顶花园设计追求宁静、雅致、富有动感的空间氛围,使它不仅成为一个可以供员工在繁忙工作中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可以供交流和分享的舒适平台。
●4层——34层的办公区:
4层至34 层不仅是银行的办公区,同时还有部分出租空间。建筑要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人,设计上就得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空间。空间之中由人流而产生的动感至为重要。银行大楼4至34层建筑本身的长方型结构相对比较死板,为了让它成为一个富有动感、具有生命力的开放空间,我们把椭圆型引入其中。
围绕着建筑核心筒,以椭圆型走廊的设计分隔了每一层办公区的空间格局。沿着弧线形走廊,可以到会议室、办公室、洽谈室,还可以到水吧、阅览室、多功能厅。沿途还可以浏览围绕走廊的展示墙上展示的企业文化。
虽然只是一个椭圆的设计、一个弧的造型,但是椭圆型就像它本身显示和诉说的一样,显示了一种内聚力,即人民银行团队的内聚力,同时与赋予人民银行一种潜在的积极形象,即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企业活力。
●
34——38层,建筑的外观是椭圆型的,在设计中,我们围绕核心筒,设计了一个圆形
的核心厅。由于这几层是各个行长的办公区,所以以可以辐射到每一个行长办公室圆型的核心等候厅为中心造型,它套在椭圆型的建筑外框里,象征着一种力量的凝聚。设计中,既注重它的庄重和也强调它的贵气,同时又通过开放的造型强调了人民银行本身的自信以及一种宽容与接纳的心理尺度。
●结语:
现代银行不再是象牙塔,不再是生活的附属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就是生活的本身。所以,银行述说的不仅仅是财富,同时还有精神和文化。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为海口市人民银行创造一个崭新的形象,同时也创造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一种品位以及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