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09-02-24 22:35:24)
标签:

鞠觉亮

金大班

王若琳

坛经

慧根

感悟随笔

情感

娱乐

文化

    近很喜欢王若琳的歌。她的歌曲里没有歇斯底里的呐喊,没有痛彻心扉的情感,有的只是一种很自我的淡然。她用属于自己的口气,言说着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窗外怎样的是非似乎都改变不了她安静而纯粹的空间。

   说来也有点神游太虚,王若琳的歌让我突然想起禅宗初祖慧能禅师的语录《坛经》中的一个故事。两个僧侣看见风吹动了庙宇檐角上悬挂的幡旗。一个便说幡动了,另一个却不以为然地说是风在动。两人争执不下,便去询问慧能。慧能便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你们的心在动。两人听后,顿悟。我当然没有慧根在一瞬间悟出慧能禅师修炼一生的真理。但至少我们该明白,内心的不安比世界的混乱更加会影响我们面对生命的态度,无晴雨之分,无利害之念,无得失之患,才是自然给我们最纯然的境界。心动的时候,我们最不该忽略的是大自然的给予。因为自然从来不挑剔你的属性,不嫌弃你的孩子气,只要简单真实,就可以互相倾听。

   中国哲学思想里最核心的观念应该是“天人合一”,而在古人的思想里,“天”就是博大精深的宇宙,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想想自己在无数个眨眼的瞬间,多少情事改变。走过多少城市,却从来不曾有过安全感,在无数他人的世界里过渡,栖息,聚集,然后告别。也许它为谁慢慢改变了内核和气味,却依然都是陌生的穿梭,陌生的责任。才发现得意与失意,疼痛与深情,都在自然的心事里得以栖息。看似对人间的繁忙与拥挤无动于衷的自然,其实最能够洞悉真实的心灵,看似因为诗人的言语才让它变得有了鲜活的灵气,其实它拥有的是最初循环而精髓的内里,所以才可以让人们因为不同的契机,看到不同的真相,记录下它无限涌动的深意。

   即使没了热烈的激情,即使多了苔藓腐朽的气息,也别影响我们乐活的心情,别消磨我们杂草般存在的信心。因为自然延伸了它宽阔的胸怀,愿意接纳并包容懂得生命的人群,来阅读它真挚而变幻的本质。每一次靠近它,解读它,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体验,就像是相遇一个全新的世界,其实已经看过太多遍,只是从来都不可穷尽。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继续拍摄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悟与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