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至少有你--G
至少有你--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84
  • 关注人气:6,0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越自己,人生能有几次搏?

(2009-05-22 14:55:45)
标签:

教育

高考

心理

问题

考生

分类: 情感天地

                       超越自己,人生能有几次搏?

                                                  

    高考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着学生一辈子的前途和幸福!在剩下的十几天的时间里,重要的不再是知识掌握的多少,要弥补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心态调节,能否把掌握的水平充分地临场发挥出来。高考考前同学们的心理调节是我们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关注!

    高考临近了,很多学生说自己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山丹说:“我发现最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了,晚自习时看书看着看着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数学课时经常大脑中出现一个一个电视剧片段。语文课时盯着老师的笑脸就发呆。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很想学却学不进去。”
    毕力格说:“我好象得多疑症了,只要在教室见到两个人在低头说话,我就怀疑他们在说我坏话呢。上化学课,只要老师课堂上不向我提问,我就觉得化学老师一定看出我对她有什么意见。”
    努娜说:“每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只要考砸了我就很难过,觉得对不起父母供我上学的那份心,自卑的抬不起头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青格勒说:“最近总失眠,翻来翻去睡不着怎么办呢?”
    文俊说:“一到大考我就紧张,平时的水平发挥不出来。心跳还会加速,头会痛,还总想上厕所。”  ……
    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呢?记得曾经读过这样的一句话:“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一个人心理调节成功与否,将会极大的影响到高考。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把客观存在的事实当成了问题,于是就产生了问题。怎么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呢?我觉得就是不要把它当成问题,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
    为什么会自卑,因为他把自卑当成了问题,于是就越来越自卑了。每个人都有过自卑的心理,当我们自卑时就接受自卑,告诉自己:又自卑了,没关系,来,继续努力。
    如果在做题、听课时出现电视剧片段,解决的方法就是加快做题的速度或改变一下坐姿。看书时杂念产生,方法是改变一下身体语言,站一会或摇一下头,稍作调整就可以了。注意力偶尔分散是正常的,为什么看不进去,学不进去呢?因为他拼命想静下心来,把时间都浪费在如何静下心来,而不是学习上。
    高考即将来临了,非常希望面临高考的同学们能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理想成绩。怎样能发挥出自己正常的乃至超常的成绩呢?我觉得心理因素太关键了。经过多年的辛苦努力,考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已经基本成型,考前短期内难有较大提高。考生迎接高考的心理状态,就成了当前影响高考成绩最重要的因素。谁比谁强?谁比谁更聪明?在同样努力学习、同等学习成绩的情况下,谁的心理状态好,谁临场发挥得好,谁就能在高考中取胜;而如果心理状态不佳,面对高考,内心紧张焦虑,头昏头胀,大脑一片空白,纵然经纶满腹,难以倾注笔端,终因临场发挥失利,功亏一篑,岂不令人抱憾终生。在历年的高考落榜者中,因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失利者大有人在! 
    由于高考强大的作用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考生在考前出现一定程度的考前焦虑是正常的。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存在轻度的考试焦虑是相当普遍的。可是有很多考生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很重,误认为紧张情绪会对考试产生严重的影响。却不知其他考生也大多存在像你一样程度的考试焦虑。谁过分看重考试焦虑,谁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考生不要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想得太多,看得太重。
    高考已经一天天的逼近了。现在已是别无选择,只能全力以赴向自己的目标冲刺。这时候,很多知识的积累都已经定型,但心理的波动往往会影响你的复习和考试。所以首先要学会放松,放松的目的就是能够有一种平常心去面对一切,不要患得患失。放松的另一个目的是要让相信自己,不止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更要相信自己的运气。
   在这一段最紧张的日子里,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要放松,只要是努力了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好。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要能够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高考,在坦然与自信中,走过高考,面对人生。愿孩子们能在最后的阶段调好心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的到来,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