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影响力与领导行为方式
(2016-08-11 08:16:49)
标签:
领导影响力与领导行为 |
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很多,如领导者的权力、地位、知识、素质、能力等等。从影响力的性质来区分,主要可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
强制性影响力主要借助于权利,是由社会、组织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和权力所构成。当员工接受了企业组织(或有关部门)所授予的职务和相应的权力后,便具有了这种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的特点是对他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因为领导者可以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权力来奖励(包括金钱、物质、精神等各种形式)服从指挥的员工,惩罚不服从命令的员工,以达到影响员工的行为的目的。
自然影响力主要借助于威信,是不可能由组织和上级有关部门授予的,而是建立在领导者本身所具有的使人信服的素质和威信的基础之上。这种影响力的基础主要是领导者的德和才,领导者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作风、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使他人心悦诚服,从而产生领导者的影响力。员工是出于对领导者的尊重、信任而愿意追随领导者的。
一个领导者如果仅仅依靠权力来维护其领导地位,充其量只是一个高级“监工”而已。而真正的领导者对下属不是命令而是引导,不是强调权力而是贯注自己的热情,不是要求下属安分守己而是鼓励他们创新。
领导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就是工作与关系。工作是指完成目标的活动;关系是指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在一种情境下具有相当效能的领导方式,在另一种情境下可能失去效能。因此,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有效的领导方式是因情境而权变的。
根据“领导寿命周期理论”,领导者在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之前,必须考虑被领导者的成熟度。所谓被领导者的成熟度,主要反映下属在执行某一特定任务时承担起自己行动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从低到高可以划分为四个程度,与此相对应,能够取得成功的、合适而有效的领导行为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方式、风格。
(1)命令式。这是一种高任务与低关系组合的领导行为,适用于下属成熟程度很低的情形,即被领导者既无能力也无意愿承担责任。领导者需要为被领导者确定工作任务,并以下命令的方式告诉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何时何地做。
(2)说服式。这是一种高任务与高关系组合的领导方式,适用于下属成熟程度中等偏低(较低),虽有意愿承担责任但缺乏应有的能力的情形,这时需要领导者对其工作任务做出决策,采取说服的方式让被领导者了解所做出的决策,并在决策任务执行中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3)参与式。这是一种低任务与高关系组合的领导方式,适用于被领导者有能力但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中等偏高(较高)成熟程度的情形。这时需要让被领导者参与做出决策,领导者则从中给予支持和帮助。
(4)授权式。这是一种低任务与低关系组合的领导方式,只能适用于被领导者既有能力也有意愿承担责任的高度成熟的情形。领导者只起监督的作用。
总之,随着下属从不成熟逐渐向成熟过渡,领导行为应当按着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和授权式方向逐步推移和权变。这种趋势类似于产品寿命周期曲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