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这个话题,是一老生常谈了,不过其也是永恒的玄律!虚心才能容物,容物才能有大的成就,君子有容,其德乃大。
有这样一个故事,读后相信对大家也许有点启迪。据史记载,孔子和众弟子乘马到一个地方讲学,见前面有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孩子在路上堆土玩,子贡便大喝一声,要超车过去。不料小孩把路一挡,高声叫道:“站住,前有城池,过不去了,你们退回去绕道而行吧!”
子贡赶紧停住车,没好气地大声嚷道:“你这顽童休得胡闹,这是孔夫子的四,快放过去。”
“不管谁也得讲道理!我来问你们,到底是城躲车呢,还是车躲城呢?”小孩有板有眼地说。
大家被问得张口结舌。子贡又气又急,正要发作,这时孔子从车上走下来,拦住道:“小孩讲得有道理,你们不要乱来。”说着,孔子走上前对孩子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借个路让我们过去吧!”
小孩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啊?”
“周游列国,讲学传道。”
“讲学传道就得有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些什么呀?”
孔子回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老夫都略之一二。”
小孩便问:“那你知道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
孔子答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呢?”
小孩眼珠一转,接着问:“那天上的星星看得见,你知道有多少颗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如何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得说。
小孩笑了,拍着小手说:“呵,你又嫌多,那日头就有一个,早上像冰盘,晌午像玉环,我问你什么时侯近?什么时侯远?”
孔子想了半天还是回答不出来,便诚恳地对那个小孩说:“本人还是才疏学浅,以上事情确实不知,愿拜您为师,请多指都指教。”说着磕头便拜。
后来,孔子常以此事教育弟子,说:“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吾师也。”
虚心,并不表示你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大可不必因虚心而感到丢面子,恰恰相反,人生中许许多的机遇往往是因你虚心而得来的,古来今来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做人的准则应当是厌恶骄傲自满而崇尚谦逊恭谨。
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