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介个视觉型孩子

(2012-09-19 11:00:17)
标签:

听觉

视觉

体验

学习方式

分类: 关于教育的那些思考

    临临是个典型的视觉型孩子,相比于听觉和感觉(亲身体验)而言,他更擅长于用视觉学习、观察、感受这个世界。

    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视觉型的人,可在成长的过程中,却认为自己在听觉上有问题:我记不清老师说的话,听课容易走神,听歌必须看MV或是现场演出,对于大多数同学都觉得不好学的立体几何却学得游刃有余......后来才知道,人的学习方式有视觉、听觉、感觉三种,并不是我不够好。也许是因为遗传,我发现临临也属于视觉型。

    在大剧院看演出时,我会避免选择那些纯粹声音的演出,否则对于我和临临都是一种折磨。有一次听交响乐,试图让古典音乐熏陶一下。临临关注着各位演出人员如何操作乐器,观察某一位演员如何与他的外教相似,看上去很专注,但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沉浸在音乐声中。而我,却是尽量用意志控制自己感受音乐,但收获也不大。歌舞剧更适合我们娘儿俩。

    有一次,外公考临临口算,临入半天答不上来。把题目写在纸上,临临一口便能说出正确答案。对于视觉型的孩子来说,几乎无法理解口授的题目。

    很多教育专家提倡给孩子讲故事编故事,但在我家行不通。临临更喜欢我拿着书念,这样有得看会让他更舒服。因此,在美术和音乐两种艺术门类中,临临对美术的兴趣远远大于音乐。

    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主要以口授为主,这对于视觉和感觉型的孩子来说,有些吃亏。但在家里,我们可以变换成孩子适应的方式进行弥补,并把这个技巧教给孩子。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不是笨,而是擅长的学习方式与别人不太一样,也给孩子树立了信心。

    周末,临临按老师的要求需要背诵课文中的某些段落。背诵属听觉的范畴,又没有更好的记忆策略,临临总是不太愿意。开始我和临临一起读、背,提高他对背诵的兴趣,同时,我读书也能训练他在听觉上的发展。然后再教临临把课文的内容想象成鲜活的场景,以此加深理解和记忆。读到“一缕缕炊烟”时,我看到“一缕缕”一词被勾画了出来,估计需要重点掌握。用语言解释概念不容易让临临理解,我边思考边在纸上画出“一缕缕炊烟”的田园风光,虽然画得不是很象,但让临临一下子就回忆起在武陵山见过这样的场景,真实的体验加上视觉效果,临临完全理解了这句短语的含义。当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临临就能用语言把短语的含义描述出来,形成概念。

    在苗妈的绘本创作班上,我惊喜地发现,临临边看自己先前画出的图画,边认真思考写作,甚至有时还会进行文字的添加。从临临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上看,其写作水平也远远高于平时日记的水平。看来写作也需要视觉效果的辅助,然后再慢慢过渡到头脑中形成图式的方式进行写作,引导临临顺利入门。

    不管是听觉型还是视觉型的孩子,体验式学习(感觉型)都非常重要。如果生活没有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在基础概念上建立更为复杂抽象的概念。最近数学中对长度、重量单位的学习,就需要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和感受,如果仅仅只懂得单位间的换算,却不知道一米到底有多长、一颗鸡蛋大约有多重、课本大约有多宽;如果只会对“缕缕炊烟”进行名词解释,却从来没真实见过,那也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会形成不牢固的“地基”。知识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