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临的英语学习的难度慢慢加大,开始涉及简单语法和固定单词搭配。临临擅长于听和说,在读和写上却有些差,而作业却主要用读和写来表现,于是在完成作业上,临临会有些吃力。对于那些可以选择的作业,临临通常只会选自己会做的,不太容易做正确的作业一般都会放弃。
当外婆告诉我这个现象并贴上畏难的标签时,我内心产生了情绪变化,很不舒服,想尽快地把这个信息赶出去,有抗拒感,但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或许,我和外婆都有了投射。我们一直不允许自己有畏难情绪,把它视作懦弱的表现。从小,我就有这样一个观点,不能懦弱,不能退缩,只能勇往直前,否则将不能成功。当我不能做到这一点时,更加自责与难过。成长至此,我想,畏难会不会是一种本能呢?
遇见困难会退缩,产生畏难情绪,是因为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弱点而产生无力感和自我否定感。畏难只是一个表象,不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是真实。当完全接纳自己后,才会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不害怕弱点暴露出来,不怀疑自己的价值,反而会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尚未发现的优点而欣喜不已。畏难是在没有作好准备接纳自己时,保护自我的防御机制。
看到临临的“畏难”,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害怕担心。
英语目前对临临来说,只是一门兴趣,还并没有成为一门必修的学科,也没发展成一门爱好。从外到内,他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战胜困难,当然他会避重就轻选择能轻松完成的作业。这就是畏难吗?不见得。只能充分表明他还有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其他的一切原因都仅是我们大人猜测。
这一周,临临又有些书面作业无法完成,而我接受的是传统英语教学方式,仅会读写,真不知道如何教他,一教就跟直接告诉答案无疑。我建议临临到英语机构里去求助。
在上英语课的路上,和临临聊天。谈及他在现阶段英语学习的问题时,临临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句子。”“嗯,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句子,这很难,所以妈妈都不知道如何教你英语。”大大方方承认自己英语不好让自己很轻松,同时,我也看到了临临的放松。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临临面临最大的困难,而不是那些他不会做的题。
提前到了英语机构,没找到班上的老师,却遇见了班上学得最好的同学,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我请那个女孩帮助临临完成作业,女孩和临临都欣然同意,立即摆开架势进入状态。让我吃惊的是,两个孩子的交流没一个中文,只见女孩连比带画声情并茂,临临认真思考频频点头。大部分作业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虽然我基本没听懂他们说了什么。这种互助的方式非常好,临临一点没觉得有压力,并体验了别人的学习方法。只要临临一直保持学习的兴趣,就不会真正地畏难。
我发现还有作业没做完,请他们继续,女孩爽朗一笑:我也不会!哈哈,从单词到句子的过渡真的很难。当所有的孩子都不会时,我们才能放心认定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没有问题。
门打开了,畏难情绪自然没了。
说到底,是我们家长害怕困难,不知道如何战胜困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