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哥不是人名,是鸟名。它属于我的童年,属于我的记忆。
这种鸟究竟是什么样子,从来没人见过。它有多大?什么颜色?我们也无从知晓,叫它王刚哥,是因为它的叫声始终就是一种:王———刚哥``````王———刚哥,它总是那样重复地叫着,一声声,一夜夜,就那么痴情地叫着,像是在呼唤谁,像是在寻找谁.
我的家乡在辽西医巫闾山,这是个方圆只有几百平方公里的山区.小时候,每逢夏秋之际的夜晚,大人们在大杨树下聊天,我们这群小孩子则做着那些古老而单调的游戏.夜色渐深,山村静寂,王刚哥的叫声便如约而至,“王----刚哥``````王----刚哥```````”它就那样一声声不知疲倦地叫,那样从容不迫地叫着,似乎只有一只鸟,似乎每夜都是这只鸟在叫,那声音似乎来自最高的树尖,又像来自山顶的悬崖上,浓浓的夜色,沉睡的山村,偌大的夜幕中似乎只剩下这一种声音,那样凄切,那样执着,让人听了揪心.有一天夜里,街上的人们渐渐散去,我和一个小伙伴还坐在大杨树下的石头上说话,等我们抬眼一望,身边已不见一个人影,夜空里只有“王----刚哥``````王----刚哥”的叫声不紧不慢地叫着,我们俩不由得有点害怕,我轻声问他:"你怕吗?"他颤抖着说:"有点怕."我说:"太晚了,我们也回家吧.他说:“嗯哪。”我把他送到家门口,返身就往家里跑,发疯似地冲进屋里,躺在炕上,心里仍卟通卟通跳个不停。倒不是那鸟的叫声有多么恐怖,而是山村的夜太静了,没有一点别的声响,王刚哥的叫声就显得格外突出,不免让我们那个年龄段的人听起来有点瘆得慌。
我们都知道,入夜,几乎所有的鸟儿都睡了,只有王刚哥没有睡,它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叫着,用它那独特的声音叫着,而它从来不在白天出来,人们不知道它的模样,只闻其声,不见其鸟,这多少让人感到神秘,同时也感到亲切,如果哪一天,人们在夜里听不到王刚哥的叫声,还会彼此问询:这几天怎么没听见王刚哥的声音了?若单纯从声音上判断,王刚哥应当是一只不算小的鸟儿,起码要有鸽子般大小,因为过小的鸟儿叫声不会有那么大,有人说,王刚哥是神鸟,它有一身美丽的羽毛,五颜六色,它栖居在谁也找不到的地方,白天出来觅食,但它不叫,它觅食也很隐秘,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真是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它喜欢吃人参的籽,所以会把粪便留在悬崖之上,峭壁之间,因而人参籽粒便被带到无人能登临的险要之处生根发芽,不易采摘,珍贵难得.那时我就想,王刚哥白天觅食,夜里啼叫,那它什么时间睡觉呢?我们一群小孩子也曾被大人们的说法所鼓动,到凡能攀登的每个山头上去寻找王刚哥的巢,结果是一无所获,似乎这种鸟只是无解之谜,是一个神话传说,充满神秘色彩.只有那一声声真实的叫声,让我们确信,它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无法见到它,无法了解它.
我们也听过有关王刚哥的传说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王刚的男孩死了母亲,他父亲和他的继母结合后,也因病去世了,他的继母带来一个弟弟,虽不是亲生骨肉,但弟兄两个感情很深.继母心胸狭窄,想找机会除掉王刚.一天,继母把王刚和弟弟叫来,对他们说,咱家有一块地很远,你们去把地种了,说完给了他们一人一把麻籽,装在兜里,说,你们谁种的麻出苗了就可以回来,没出苗不能回来.弟兄两个就出发了,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走到半路,弟弟有点饿,就吃了几颗麻籽,又涩又苦,他说,哥哥,我吃吃你的麻籽吧!王刚就把自己兜里的麻籽给了弟弟几个,弟弟吃了说,怎么比我的麻籽好吃啊.咱两个把麻籽换了吧,王刚二话没说就和弟弟交换了麻籽.到了地里,他们两个就把自己兜里的麻籽都种上了,坐在地边等着麻籽发芽.等啊等啊,几天后,王刚的麻籽出苗了,可弟弟的麻籽一直没出苗,王刚就让弟弟再等两天,自己回家了.弟弟又等了几天,还是没出苗,又渴又饿的弟弟死在地边了.原来,继母给王刚的麻籽是炒熟了的,根本就不可能发芽,可是正巧被弟弟换走了,继母没害成王刚,反倒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气之下悬梁自尽了.弟弟死后,化作了一只鸟,日夜叫着哥哥:"王----刚哥``````王----刚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害人如害己的道理,做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心生邪念.
大约在我上了中学之后,就没再听到王刚哥的叫声了,不知是什么原因,王刚哥没再来过.后来,我在外闯荡了四十年,走过很多地方,无论在哪里,我都没再听过王刚哥的叫声,我担心这种鸟儿是不是已灭绝了,也许,这种鸟儿是珍稀鸟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使本来数量就少的王刚哥趋向灭绝也未可知.但王刚哥那独特的叫声多年来依稀在耳,那样清晰,那样熟悉,还有那静谧的山村之夜的满天繁星,那月光下风掠树梢的沙沙声``````
http://s11/middle/4e4571dcgc65b21639c2a&690
王刚哥这鸟竟是这样美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