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阿阿胶2011年董事会报告

(2012-03-07 20:45:09)
标签:

泰山

东阿阿胶

认股权证

从优秀到卓越

权证上市公告书

股票

分类: 企业前景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1、公司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
201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5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98 %。营业利润 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 47.8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56 亿元,比上年增长47.05%。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占公司 10%以上的经营活动主要是阿胶及系列产品的生产及销售。2011 年阿胶及系列产品主营业务收入 22.89 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84.67 %,主营业务成本 6.68 亿元,产品毛利率 70.83 %。
2、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其经营状况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风险
(1)行业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处于景气周期,我国的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保证需求增量,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消费升级。新医改政策实施,医保扩容更带来医药市场的需求增加。在宏观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医药行业收入、利润的继续可以保证持续平稳增长。“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支持,有利于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

近年来,我国健康产业发展较快,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防治疾病的观念有所转变,更多地关注和崇尚天然药物;在选择产品时更加理性、更加追求品质和安全,对健康产品的需求增加。
(2)公司面临的风险: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中医药在治疗和滋补保健方面的功效和价值越来越被认可,公司作为中医药及滋补保健的龙头企业,阿胶价值回归的进一步推进和其滋补保健功效被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上游原料供应与下游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将继续存在,同时中药材价格波动的风险以及国家政策对药品价格限制的风险也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也面临着无序进入、过度竞争、不规范竞争的行业发展风险。
2、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实现企业升级,确定公司发展战略为:集中优势和资源,聚焦阿胶主业,做大阿胶品类,实施主业导向型的单焦点多品牌的发展战略,塑造“东阿阿胶”高端品牌形象,回归阿胶上品价值、回归主流人群;延伸产业链条,引领行业发展;通过继承、创新、国际化、标准化、五年再造一个东阿阿胶,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3、2012 年经营计划
2012 年围绕全产业链核心能力构建,聚焦营销、研发、原料三大重点,搭建配套资源保障及管理体系。具体的计划为:
(1)市场营销:聚焦三大市场、四大终端,推进文化营销向营销文化升级,多层拉动需求,带动阿胶持续走高端,复方阿胶浆持续放量,加大资源投入,促进新产品向成熟产品的转变。
(2)研发技改:完成生物药工艺质量标准研究;抓好技术改造,再造市场技术新优势;按新版 GMP 提升质量体系;完成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并运行;招聘国际研发人才,提高研发市场响应度和适应度。
(3)原料保障:抓好驴皮原料基地建设;健全国内驴皮采购网络,加大驴皮资源控制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原料基地不同的功能定位,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原料基地建设模式。
(4)管理:围绕公司战略,优化公司治理机构,完善符合公司治理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开展战略预算管理;设立院士工作站和泰山学者职位,引进学科带头人;推行双通道职务管理体系,完善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池;培育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构建商务智能分析系统;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年度和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公司投资情况
1、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8]833 号)文核准,公司公开发行认股权证事项已实施,并于2008年7月10日公告了《权证上市公告书》。公司向本次发行认股权证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以10:2.5 的比例免费派发百慕大式认股权证,共计130,940,903份,认股权证行权比例为1:1,行权的初始价格为5.50 元,经除息调整后的实际行权价格为5.434 元,截至2009 年7 月17 日交易时间结束时,共计130,257,923份认股权证行权,共募集资金人民币707,821,551.24 元,扣除与发行有关的费用人民币10,960,289.24 元,公司实际权证行权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696,861,262.00元。

2、非募集资金重大投资情况
 报告期内,无其他非重大投资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