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钾肥和st盐湖合并这一事件看出,企业发展前景至关重要。盐湖系钾肥能否扩产?有关人士介绍,为了开采的可持续性,按目前所拥有的资源量,200万吨已是满负荷生产。察尔汗盐湖钾资源共5.4亿吨,其中,固态钾3.9亿吨,液态钾1.6亿吨(由于技术所限,现在能够开采的只是液态钾部分)。察尔汗盐湖资源,以青藏铁路为界,以西归盐湖系开采,以东归地方军团开采。依此界,盐湖系共拥有液态钾1.4亿吨,其中盐湖钾肥3000万吨。有关人士指出“察尔汗所用淡水从格尔木引入,从平衡淡水补给角度,从平衡1.4亿吨液态钾的角度,都不能过分开采,否则,会加大开采难度。”
盐湖的产能数据,应该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受资源的限制,扩大产能有可能受到制约。其成长性可能难以有跨越式的发展前景。
这样的企业,投资者不能只看到她的分红高,财务指标好,而持有不放松。盐湖钾肥资源垄断,竞争优势牢固,产量从个位数到百万级别,这个阶段,投资者持有她是投资的最好选择,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情况发生了变化,产能已到了接近极限,还义无反顾的持有它,有的已经持有了10年,可能被胜利果实蒙蔽了眼睛无法舍弃它,这是不理智的。如今,双湖合并,汇入质次价高的资产,再加上钾肥价格问题,盐湖钾肥头上的光圈不再,导致市值将大幅萎缩水。假设,盐湖的资源还能承受产能到千万级,我们不管他是一比三,还是一比四合并,可以忽略不计,长期持有,短暂的损失可以不计较,未来的收益还是会大大的。假设毕竟是假设,盐湖到不了了千万级产量了,可能要在百万级持续下去,已经没有了跨越式发展的前景,这样的企业,投资的意义仅在于,她被价值严重低估的时候,出现了相当的安全空间,做个价值回归波段收益而已。
这个安全空间要足够大,因为投资收益的多少不在前景带来,而在价值被低估的严重程度。这几天,他在走向价值回归,不过是从高处回归,至于何时往低处去,走到大大的低于其真实价值,这要看股东们的心态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