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权分置下,流通市值被人为的控制。数倍于市值的大量的资金追逐有限的流通股权,平均市盈率高挺,这在小市值的股市常常会发生。我们现在的股市市值越来越庞大,并且要全流通,社会资金总量是有限的,再也不会出现过分庞大数量的资金追逐相对较少的股票的情况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下一次牛市会出现2007年那样高的平均市盈率,十几、二十几万亿的流通市值,那得需要多少资金来推动啊!全流通后,我们的股市恐怕就要和国际全流通的大国大股市同样了,一般维持十几倍,泡沫时候二三十倍或再高一些,这就是股市的常态。我们的股市从开始办起的非常态,逐步走向常态,走向成熟。
物以稀为贵。普通的大量的商品是不能够卖高价的。过去相对稀缺的股票,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在股权分置的前提下,被定了高价。而全流通后,十几、二十几万亿的流通市值,随着下一步超大企业回归及新股发行,流通市值更加庞大,不能说是股票在我们国家的市场里是稀缺的资源,哪能定位高价?
投资者们,不要做下一次象2007年那样市值泡破的梦了!被套的套的时间再长,如果企业净利润不能高成长,股价也回不去,不能寄希望于市盈率虚高来推动股价上涨了。赶紧换股吧!换成持续高成长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还是稀缺资源,恐怕全流通后的股市,好的企业由于其持续高成长性,持有他们,市值会被净利润的提高而推高,仍会被资金追逐,坏的企业,被资金抛弃,跌到几毛钱,几分钱都有可能。数量庞大的一般企业,会维持一般的国际平均的市盈率水平,几倍、十几倍而已。这是个常态,而且恐怕永久这样下去了。
91年至08年中期的上证指数市盈率变动图(来自
成长价值投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