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拯救方言不应当分清利与弊

(2009-08-09 18:23:22)
标签:

杂谈

 
文\鱼竹舟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文化渊博、民族众多,随着历史的制度不同与变迁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而历史在前进中,一些文化并没有随着制度的变更而被淘汰,先有春秋战国的三晋、秦齐楚各国文化,再到后来各民族的文化的交融,而形成的如今的文化,同时也造就了不同地区的方言形成,在这里方言中也形成了不同的腔调。

  比如我国的戏剧分为国粹京剧,以及越剧、川剧、昆剧等地方剧种,如果没有方言做为基础,我国的戏剧则可以简称为“京剧”。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开始急速变化,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国家语委专家对此忧心忡忡。其实国家语委专家对此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我们联想到先前的历史,在先前一向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教育制度覆盖面并不为广,而如今的当代,制度的完善,普通话的推广,在未来的年轻人们都使用普通作为交流的语言也不足为奇,而接下来呢,方言可以在接下来的历史的前进中被淹没。

  当然在方言众多的今天,因为方言的不同而造就了交流上的不方便与由于方言的不同而造成的歧视也屡见不鲜,有些人甚至利用方言来成为拉帮结派的工具。

  在一些文化传承上,比如地域方言上,不应当以利与弊来定义是否要将方语屏弃,如果从利与弊来分析的话,从完成的现实实用主义来分析的,屏弃方言将更方便各地区的群众交流,消除由方言而衍生的地域歧视,其意思如同秦国在统一天下而统一货币一样的空前。

  在文化面前,有些东西是不能与利弊来思考的,而是要分清楚其意义所在,当然意义所在不应当以轻重来衡量,如果没有了方语,我们何此自称我们是个文化多元化的国家,我们地域再辽阔而却文化单一的话,失去各地域的基本特色,那么难免让人汗颜我们老祖宗们在岁月长河变迁下遗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哪里去了,如果我们屏弃各地区的方言,那么不如也屏弃掉我们的姓氏,“赵钱孙李”不如统一姓氏,这样也可以少些因如今计划生育下的而造成将来的孩子姓氏冲突矛盾问题。

  当然在我国七大方言中,比如北方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这七大方言由于使用人口众多,地域之广,不是说要屏弃就完全可以屏弃的,这些方语已经深深扎下了根,而一些地域不广,使用群体不多的方言与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由于根基不深,而可以被完全屏弃,这些则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