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我们的语言成为我们的负担
(2011-07-27 13:14:44)
标签:
杂谈 |
文\鱼竹舟
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语委主任王登峰表示,“汉语能力测试”将于10月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试点实施。类似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汉语能力测试也分成了六级,对不同要求的人群采用不同等级的考试。将来,对语言文字要求较高的职业将可能采取该考试结果作为职业标准。
中国权威机构26日宣布推出“汉语能力测试”,旨在遏止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的现象,复兴传承数千年的母语文化。
汉语做为我们的母语可谓博大精深,因为其中的分支特别多,所以造成了有时候同样的国人交流上不易,于是我们我们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并为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话。当然自从我们的义务教育普及之后,国人的言语与文字上的沟通已经十分畅通,而交流不易只属于一些长辈。
而如今要推行“汉语能力测试”,而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成为这个测试的“幸运儿”。中国权威机构说我们因为洋文而忽视了我们自己的母语,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普遍,所谓的洋文想必是指英语,但是许多国人至今对英语一窍不通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如果英语可以取代我们的母语,英语在我们国内呈现普遍,那么大学都不需要开设英语这个专业了。那即便洋文普遍的现象严重,那么又是谁造成的,我们的升学考总是必须伴随着英语,我们要拿学位也需要英语,而许多人就倒在英语这个门槛上,许多人畏惧英语,结果却不得不学习英语,然后居然还有相关权威机构站出来大言不惭的说:“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
当然,部分行业有语言标准的要求,但那都是极少数,而且语言要求其实不需要太高,而且对语言标准化要求高的在其行业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审核标准,比如说主播,但是部分主播属于地方电视,他们只需要他们的地方方言标准即可。
我们的母语在我们义务教育中,在我们的交流氛围之下,只要我们把握住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即可,无需以“汉语能力测试”来论英雄,而且汉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传媒中、交流中、宣传中被广泛应用,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之下,其实我们人人每天都在学习汉语,所以无需要搞个测试来让自己知道学得如何。
在美国、英国这些国家,还真没听说过他们将自己的母语进行能力测试并分等级的。而今天,我们居然要推行“汉语能力测试”,我们是否想让我们的母语更加完善以符合一些行业的需要,但是我们在一些行业不完善的氛围之下,居然要更完善我们的语言能力。而且中国拥有五千年文化,汉语就像我们的肤色一样抹杀不去,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汉语有信心,而不应该在这里制造淡漠汉语的恐慌。即便洋文以后普及,只能说明我们与国际交流更加便捷,但是绝对不会抹杀掉汉语的存在,就像我们的地方方言,其实除了普通话之外,许多地方方言的群体从小并没有接受过属于他们地方方言的正规教育与测试,但是却在几千年文化中却依旧乡音难忘,所以说真正属于我们的根本东西,是不会被抹杀的。
如果要搞“汉语能力测试”,要求不苛刻的话就形同虚设,要求太苛刻的话,就是劳民伤财,因为有一门英语让我们累得够呛,还要再来一门,虽然可能是极少数人的需要,但是也不免为他们捏把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