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鱼竹舟
近日,一向公众形象良好的杨澜女士被人发微博质疑她涉嫌“私吞”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希望工程项目的20万
元作为“工作经费”。杨澜可能过于有经济头脑与精打细算,所以这钱捐得不够大方,捐了20万回头把这20万拿出来当作采访希望小学的拍摄制作费用,有时候细细打算不如不要打算,不然等于自己搬块石头砸自己的脚,杨澜这样做可能就想赢取一个更加良好的口碑,结果却不小心被搞砸了。
一直以来,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为博得公众有个良好的口碑,纷纷借助一些慈善来展示自己的爱心,当然,红十字会如何运作,或许他们根本不感兴趣,他们敢兴趣的是这钱砸下去后,会不会让他们有个良好的口碑,公众也时刻在留意着这些明星有没有砸钱进去。当时如今的公众也不是那么好应付,纷纷喜欢挑刺,好得不挑专挑刺的。
如今的明星其实都怕捐款,冯小刚说过:“原来文艺界一说捐款一呼百应,现在谁也不抻头,都怕捐了钱还挨骂。捐少了说你抠门,捐多了说你显摆作秀。”在众说风云的年代,一百张口难免会有异议,偏偏国人更热衷于议论,你做好事显得理所当然,你要是做错了,那就会遭受谴责。有意思的是,每一次都是明星、作家、运动员往往首当其冲成为大家议论的对象,而这个社会不仅仅只是明星、作家、运动员比较有钱,应该捐款的大有人在,只可惜老百姓更喜欢议论自己熟悉的面孔,被议论对于明星来说,也未必不是件好事,这说明他的影响力大。
我们总是以明星的捐款多少来定义其的口碑,我们总是在提倡不能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但是我们总是以捐款的多少来衡量一名公众人物。于是就出现杨澜这样一捐一取,实在不想捐但是不得不捐,不如变相捐钱,这样也不至于太亏。
其实是公众在舆论之下逼着明星捐钱,当然这样的“逼”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明星们多奉献他们的爱心,慷慨解囊。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就是明星有没有捐款、捐了多少,其实这一切都不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这一笔笔捐款是如何使用的,如果每一笔捐款都是使用不当的话,那么任何的捐款都是徒劳无功,因此我们关心不应当停留在对明星捐款的好奇程度,而更加应该关注到捐款的使用上。只去关注明星捐款的多与少的话,只能说是八卦,不配谈慈善,更不配谈明星捐款,而懂得去关注捐款之后款项的动向,那才是真正有资格谈慈善的。就好比有人在关注杨澜的捐款动向的时,留意了款项的去向,结果发现这不就是一捐一取吗。在不诚信的今天,关于慈善捐款这事儿,我们不能只重要经过,我们更要了解到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