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已经不是时尚
(2011-06-20 22:39:10)
标签:
杂谈 |
文\鱼竹舟
近观近代文学,那一批由文言文转向白话文的学者们可以堪称经典作家,如胡适、鲁迅、林语堂、闻一多、徐志摩、钱钟书等等,多不胜数,他们的作品如今依旧让人爱不释手,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依旧让人回味。而如今的当代作家也不乏少数,当是真正能够做到让人爱不释手的作品又有多少呢,当代文学估计也仅仅只能存在于当代,等到下一个世纪就让人遗忘了,或许到那时的读者只知道一个世纪前有这样一个作家,至于他有什么作品就没人知晓,只剩下那些研究文学历史的人知道。
近代文学之所以能够让我们望之兴叹,那是因为那是一群从文言文转化到白话文的一代,他们牢牢把握着文言文与白话文所产生的结晶而进行创作,所以他们对于文字的认识与把握程度要高于当代。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对社会脉搏的把握与洞察也是相当敏锐,并用他们的文学抒写出一个社会。
近代文学之所以群星荟萃,那是有一个让文学得以让大众追捧的氛围,当然我们也可以定义为科学信息产业还不够发达的近代,大众在悠闲之时只有看书当为消遣,读书成为了那是时代的年轻人的一种时尚,不要说近代,就连古代,达官贵人们也偶尔呤诗几首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文学其实也是古代人追求的时尚。哪里像我们如今,由于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不看书,我们可以看电视、看电影,不看电影,我们可以上网,不上网我们可以玩游戏,也可以说如今的人的消遣方式,不一定非要看书,读书不再是一种时尚,即便看书,也不一定非要看文学方式的书籍,大众的生活已经日益丰富,文学不再是大众唯一的追求与所爱。所以文学的衰落或许是一种必然,就像古代的马要被汽车所淘汰,近代的电报被如今的电话所取代一样。
既然文学不再是受人追捧的时尚的时期,那么文学的出路就是吸引读者、留住读者,只可惜当代的大众不是近代的大众,当代的大众由于生活安逸、思想开放所以更喜欢一些低俗的东西,于是武侠与言情陆续登场,占据了一定的文学市场份量。而这些小说的作者大多为了能够吸引读者,必须动用“下三烂”的手段。而这些小说注定较为低俗,当然,不管低俗不低俗,这样的小说却很吃香,为什么如此吃香,那是读者的选择,所以如今的读者不太喜欢看太有深度的书籍,自认其笨而偏爱于轻松幽默之类。
当然追求文学的人也不是少数人,网络小说多到泛滥,但是真正精品又有多少呢。一种产物的辉煌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氛围,文学需要优秀的作家,当然也需要追求文学质量的读者,两者缺一不可,而在当代,已经分不清我们是先缺乏优秀的作家,还是先缺乏优秀的读者,总之,这两点在当代其实都缺,而这样的缺或许是由于大众丰富的生活后对文学的一种忽视,而这种忽视可能是一种趋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