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也有些区别 |
分类: 心理测量 |
(六)“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也有些区别
如上所述,“心理测验”的释义之一是,指在“标准情境”下,对所获取的个人“行为样本”进行分析和描述。它依据一定的法则,运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确定和测量,它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评定”,是对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以数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和解释,这样的一个过程。
“量表”,是按照标准化来进行测量的程序或工具。包括“他评量表”——是评定者对受试者进行主观评价,所以又称“主观量表”;“自陈量表”——也叫“自评量表”或“客观量表”。
“评定量表”(如某某“问卷”、“调查表”、“指数”),通常由一组描述个体特征或特质的词、句子组成,要求由他人经过观察,对某个人的某种行为或特质做出评价。严格地说,它并非是一种测验,而是观察法和晤谈法的延伸,其途径和方式是非正式和非量化的。它又是对观察和晤谈内容的总结,是观察者和评定者将观察和晤谈的结果系统化和数量化,也是观察法和测验法的一种结合。——笔者在讲座、群体咨询之后,做出的一些“问卷”,又主要是“自陈问卷”(或叫自陈量表)。
1.它们的相同点
形式类似,都有数量化、标准化等基础特征。
2.它们的区别
⑴编制的理论要求程度不同:心理测验比较强调理论依据,要求有较强的论证;评定量表则不过于要求理论,而是注重实际。因为它们的出发点不同。
⑵应用的侧重点不同:心理测验要求标准化,“效度”和“信度”要高,对“原始得分”必须换算成“标准分”,最后得出结论,尽量避免误差;评定量表比较简单粗糙,不需要换算,科学性可忽略一些,强调简捷、经济,能解决实际问题。
⑶对使用者的要求不同:心理测验要求主试者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有的还必须是有专门的资格或专门的授权;评定量表虽然也要求评定者要有专门的训练,但不一定必须有专门的资格或专门的授权,一般的心理咨询师都可以操作。
⑷对工具的控制使用也不同:心理测验工具强调版权、技术的保密和使用资格;评定量表只是一般控制,允许在一些出版物上介绍,限制不严,如《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已公开发行使用。
⑸操作的难易不同:较之评定量表,心理测验难些、复杂些。
⑹评定的方法不同:心理测验需要通过“常模”,把原始得分转换成结果、结论。
⑺保密要求不同:一些典型、专业的心理测验保密要求要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