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事让网络解决”值得称道
时评/洋洋
2009年2月8日,仅进入晋宁县看守所11天的在押人员李荞明在与“狱友”同玩“躲猫猫”游戏时突发意外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此一石在网上激起轩然大波,“躲猫猫”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2月20日,云南省委宣传部安排网民和各界人士代表15人组成的“躲猫猫”舆论事件调查组参与调查。今天(21日),“躲猫猫”舆论事件调查组在网上公开发布了一份长达7000字、流水帐式、只有过程没有结论的调查报告。
李荞明的死是不幸的,而晋宁县看守所则“不幸”因李荞明等人玩的是“躲猫猫”这样名字“敏感”的游戏而触动了网络极其敏感而想象无穷的神经。
当初有人将网络比作汪洋、将上网比作冲浪,曾让人觉得牵强附会,而这一事件以其激起了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再次让人感慨“冲浪”两字的先见和神妙。
在一石能激起万重浪的互联网,任何当事人一方的声音都会被这海涛雷鸣般的巨大轰响所压制、盖倒。危机当头,所幸云南省委宣传部果敢使用“网络的事让网络解决”的全新思路,来应对网络上给云南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躲猫猫”现象,让网友用自己一天的见闻了解所得到的“很多前段时间广大网友、新闻媒体所不知道的资料”,来告诉天下网友,这事还真不是网上传说的那样简单。
虽然这个事情的真相还得由公安部门调查公布,因为调查处理这样的事件是公权部门的职责,不是其他部门或网民所能代替的,但有关部门这次让网民靠前,进入事件发生地,在一定限度内调查了解他们想接触的人和想知道的事,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一种觉悟。“躲猫猫”舆论事件调查组的“调查报告”尽管只是流水帐式、只有过程没有结论的,并不是具备严格意义及权威性的文件,但它对于让网友了解情况、接近真相、澄清网上传言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可见,网络舆论是一个新时代的新问题,它的特点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蔓延迅速、影响巨大,沿用过去一些部门惯用的封口掩盖、灌水扑火的做法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适得其反。对于的公众舆论事件,采取“网络的事让网络解决”这一正视网络公众舆论、揭盖开渠因势利导的做法无疑是“最佳选择”。
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躲猫猫”事件正在朝着平息的方向发展,这一事件本身值得我们深思,而“网络的事让网络解决”这一处理网络问题的新方法尤其值得称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