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拯救“钱府”(原创散文)

(2013-01-13 15:18:51)
标签:

淮南历史文化

钱鑫提督府

分类: 淮南散记
 
拯救“钱府”(散文)
东方煜晓/文

http://s16/mw690/4e3fbe22td326c76afc0f&690
钱府马头墙
http://s16/mw690/4e3fbe22td326ca8d3caf&690
钱府大门

http://s9/mw690/4e3fbe22t03f840bf5cb8&690
钱府后院碉楼


知道淮南有一个“钱府”,是在20125月。我素爱本土的历史遗存。对于“钱府”,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那天,我们市委党校历史文化名城课题小组找到“钱府”时,已近傍晚。夕阳下的“钱府”,到处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但是,门额上的“钱府”二字仍清淅可辨。再恢弘的建筑,在时间面前都是弱者。特别是在外部环境的侵蚀之下,其花荣月貌会更快消逝殆尽。立于“钱府”门前,心生一股悲凉。

关于“钱府”的来龙去脉,我查阅了一些可以查到的资料,并专程前来探访一次。它位于大通区九龙岗镇的山朱村境内。背依舜耕山脉,东、西、南三面平原,沃野平畴,一望千里,是一处很适合人居的古村落。村子里的那座气势恢宏的徽派古建筑,就是“钱府”,即是清光绪年间四川提督钱鑫(据楚樵、传胜考证:钱鑫,本名钱玉兴,字荣山)在家乡所建的住宅,当地人习惯上把它称为“钱鑫提督府”。据村民回忆,“钱府”占地30余亩,整个建筑群建有正房、厅房、侧房、厢房、客房、佣房等42间,另建有两层小楼2幢。房屋采用圆木框架结构,窗户或大或小,上方均为弧形。墙基用青石累砌,再用青砖砌至屋檐。房屋的两端是粉墙黛瓦的马头墙。屋顶均由青色小瓦铺设。

古人盖房讲究风水。“钱府”所在的山朱村,北边是舜耕山脉的龙王山。地势北高南低,山泉顺势而下,山朱村正好被溪流所萦绕。要说有缺陷,就是村里没“水”。聪明的建设者,想了一起弥补的办法,在“钱府”的南边分别建有一个泉水井和一个泉水池,美其名曰“二龙戏珠”泉。

关于钱鑫本人的发迹过程,也有说法,且很有传奇色彩。据说钱鑫从小是个孤儿。他出生不久,父亲去世;不到10岁,母亲又去世。无奈,钱鑫只好为财主朱老境家放猪。一天,钱鑫看到朱老境家的场院里晒满发秫秫(红高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钱鑫羡慕地说:“啥时候俺要有这一场秫秫就好了。”朱老境鄙视地说:“看你那熊样,这辈子不谈,下辈子还不谈喽!”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钱鑫的自尊心。他发誓一定要混个人模狗样的,给这个大浑蛋朱老境看看。后来,钱鑫找人借了几个铜板,背井离乡投军去了。

据史料记载,咸丰年间,太平军进至安徽中部,钱鑫投身太平军。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太平军在苏州与李鸿章淮军作战。钱鑫接受淮军总兵程学启(亦太平军降清)的指使,劝诱太平军将领郜永宽等投降,从此入淮军程学启部。同治三年正月,参加淮军攻占嘉兴之役,程学启战死,钱鑫转投淮军将领刘秉璋。太平军失败后,钱鑫随刘秉璋镇压捻军,转战于淮、徐、齐、鲁、楚、豫之间,以“剿捻”有功,被保举为记名总兵,赏历勇巴图鲁。光绪元年(1875年),钱鑫任江西抚标右营游击。光绪十年,中法战起,法军进犯东南沿海,浙江巡抚刘秉璋奏请钱鑫参与镇海防务,任统领亲兵小队等营总镇,防守梅墟招宝山一线。次年正月,法国舰艇来犯,钱鑫指挥开炮,连伤法舰2艘。数日后,法舰又驶入虎蹲山北,钱军燃炮迎击,命中法旗舰烟囱和船桅。法舰从此以后不敢侵犯招宝山口。敌人屡挫之后,退泊金塘。二月四日夜,敌一大舰倚游山为屏隐蔽前行。钱鑫率领敢死队,潜运后膛车轮炮8尊,埋伏在南岸清泉岭下,五日凌晨,开炮突袭,杀伤法军无数,法军主将孤拔身受重伤。镇海抗法战事平息后,适遇浙东水灾,钱鑫筹款赈济,救活了许多灾民。光绪十二年,钱鑫随新任四川总督刘秉璋入川,统领节制寿字六营。因钱鑫作战勇猛顽强,捷报频传。是年,钱鑫被提升为四川提督。

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钱鑫衣锦还乡,风光无限。他置田修庙,在舜耕山南买下千亩良田,并开始建造“钱府”。同时,捐银三百两,资助家乡编撰《寿州志》。钱鑫回四川后,整日惦念着“钱府”工程。在工程建设接近尾声时,他令九姨太太亲自护船再送一批银两到山朱村。船还未到,就传来钱鑫病故的消息,他的九姨太太便带着银两逃之夭夭了。1912年钱鑫去世,享年82岁。遗憾的是,钱鑫没有来及到自己的“钱府”住上一宿。

如今,钱朱之争已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残余的“钱府”被村民居住,“二龙戏珠”泉也成为村民洗衣、洗菜的好去处。钱鑫苦心经营的大宅院,仅剩下一处淮河岸边的清代徽派建筑的标志了。然而,从历史遗存的保护、挖掘与利用角度来看,它的价值就不止这些。特别是在淮南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保护好境内罕有的古建筑遗址“钱府”,就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正文1720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