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夫:红山玉琮首次披露
http://s12/middle/4e3f16cbh8d6ee634a74b&690
有关红山文化有无玉琮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显而易见,红山文化玉器中是存在着玉琮的,这种论据已经彻底颠覆了良渚文化独享玉琮的专利,可见古人祭天礼地的观念是带有普遍的意义!以往,我比较牵强地认为:那种出土于红山文化遗址中的所谓“玉珠、骨节形器”是这种纯粹的“玉琮”雏形,然而,这样的臆测绝非空穴来风。凡是,都应该有一个演化的过程,红山玉琮亦然如此。
http://s15/middle/4e3f16cbh8d6f0def3c5e&690
坦白地说:我是在多年前就已经看见过这种纯粹的红山玉琮。当时所见,一批红山玉琮呈现系列组合的降幂排列,依次排开、大小不一。材质为天河石,外表土黄色,搜集地点大约在辽宁省北票市一带。据说是偶然被施工队发现的,很快散失于各地,后被一位爱国先生,重金收购,最终把这批红山玉琮组合器配套合璧,成为七个一组的完整组合。不仅,这位先生致电于我,使之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真正的“红山玉琮”。http://s4/middle/4e3f16cbh8d6f0fa769e3&690
此次,这枚红山玉琮,也是天河石的,据此可以臆测:大凡红山玉琮,似乎都是天河石制成,只不过色彩不同罢了。据说,这枚红山玉琮出土于内蒙古东部的某旗县,据此我估计该玉琮可能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物。当然,有关理论探讨与学术研究的问题,在此省略,有待专题再叙。
http://s13/middle/4e3f16cbh8d6f692c8fcc&690
http://s1/middle/4e3f16cbh8d6f6bc47280&690
http://s6/middle/4e3f16cbh8d6f6e5a28d5&690
http://s10/middle/4e3f16cbh8d6f7054f379&690
http://s5/middle/4e3f16cbh8d6f71b1bcb4&690
http://s12/middle/4e3f16cbh8d6f72ba7edb&690
http://s2/middle/4e3f16cbh8d6f732fddb1&690
应该说明的是,这里展示的玉琮,除了是素纹器之外,均具备典型玉琮的一切特征!其施工工艺:内孔由管钻加工而成,可见旋转痕迹。外表打磨光滑,切角特殊匀称,整个呈现天圆地方的组合造型。
http://s9/middle/4e3f16cbh8d6f73a9e988&690
红山玉琮的面世,将必然改写红山文化的历史,特别是有关玉神器的认知、定位。换言之,我在以前发表的有关红山玉神器各种预见的文章,也正在逐渐被出土文物所补充证实!尽管目前还缺乏官方考古的地面报告,但是,客观事实的存在的意义远远大于纸上谈兵。这枚红山玉琮的面世,岂可等闲视之?毫无疑问,这将令世人刮目相看!思虑多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