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师表》与《陈情表》比较阅读

(2012-03-11 23:32:04)
标签:

比较

赏读

教育

分类: 专家视界

《出师表》与《陈情表》比较阅读

 

表是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的一种文书。自古以来,以《出师表》与《陈情表》最为后人称道。文以厚德载物,以实情动人。这两篇表之所以铭传后世,很大原因就是这个字。

 

    所谓以词达意,以语传情,两篇文中的都是由语言表现出来的。二者均为上奏陈情的表,语言都是极为恭敬恳切的,但又略有不同。前者反复劝勉少主继承其父刘备的遗志,近贤人远小人,兴复汉室。陈述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语言恳切周详。后者则是向君主申述不能应诏赴任,请求辞官养母的文章,情词恳切委婉。

 

    这种言语上的相同与不同,不仅是由于文章内容、主旨的不同,更是由于文章作者所处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

 

   《出师表》作者诸葛孔明,乃刘备临终托孤之人,身份不仅是一个先帝遗臣,一个位高权重、有雄才大略并且忠君爱国的丞相,更是一个年迈的父亲。他在将率三军,北取中原之时,像一个离家远行的父亲一样,叮嘱在家的顽童要这样,要那样,无处不细致,无处不周到。但他与刘禅这个顽童毕竟还是臣与君的角色,所以文章用不用(四声)。语言在恳切周详的同时带有臣对君的敬意,这种得体的敬意是由作者所处位置决定的,但文章中更多表现的,还是一个父亲临行前的不放心。

 

    武侯是忠君爱国的典范,谁料出师未捷身先死,更无奈劣子在家不思进取,将好好一份家当败个精光,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陈情表》作者李密,属亡国贱俘,是至微至陋之人,因有学问和辩才,受司马氏的征召。但李密深知司马氏为人,以屠杀篡夺的手段取得政权,一向险狠、狡猾、多疑,其内部又十分勾心斗角,作者乃亡国之臣,曾任蜀汉尚书郎,怀着伤感之情贸然仕晋,实乃肉包子送狗,其凶险可想而知。于是作者陈情,向皇帝辞官。

 

    古时君主为天子,违抗天子的命令是大逆不道,抗旨不遵更是株连九族的重罪。李密当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辞官的理由极为感人,请辞极为委婉,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其母)之日短也。把司马炎感动的即刻嘉奖,又表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一篇抗旨的表,让作者写的几多委婉、几多恭敬、几多谦卑,逐字逐句无不细细推敲研磨,唯恐一字不慎招来杀身之祸。进退狼狈的李密以他简练流畅、委婉动听的言语打动了司马炎,准其奉养终老,也算是此表成功之所在。

 

    历史的钟声回响,脚步依旧。荡气回肠的同时,又有一些人们无法忘怀的东西,至于究竟是什么,静静聆听,细细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