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09-20 08:55:14)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教经验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一年级新生的问题:差异大。学前教育的差异,导致行为举止的差异,最终表现为学习上的巨大差异。没规矩是现在新生中最显著的问题。而学生的问题在家长身上有更显著的表现。

一、     行为习惯

1、        站立行走没规矩。

古人讲究:站如松,坐如钟。

班级中几个让老师很困扰的孩子在站立行走方面有共通性:站没有站相:一站到大家面前说话,摸脸、抠耳朵、扭衣服角、捏手指头……坐没有坐相:躺在椅子上,蹲坐在椅子上,斜着身子,趴着坐……走没有走相:在整齐的队伍里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在走廊里爬行、飞奔……

孩子这些表现落在家长眼里,家长可能会觉得很可爱,或者觉得只是一个小问题,与学习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可是,在课堂学习中,这些孩子也表现出更多问题,以至于学习也会跟不上。

2、缺少必要的礼貌。请、谢谢、再见、老师好……这些基本的礼仪需要老师一点点教起。

3、丢三落四。每天都会出现忘带东西现象。家长要么包办代替装书包,要么完全放手不管。有个孩子早上进到教室发现笔袋里只有一支秃铅笔,再就什么都找不到了。

4、部分孩子不会倾听。

不会倾听的孩子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零起点的孩子,他们没有听的习惯和能力,学习知识有很大困难。比如:老师要求“把数学书放到书桌里”,这些孩子听到了,看着老师不动,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类是学前教育特别到位的孩子。这些孩子已经掌握了全部课堂知识,对老师讲课爱答不理。他们常常压根没听到老师说什么,但是如果在老师提醒之后,这些孩子会很流利回答老师的问题,小测试成绩也很优秀。可是由于他们总是在课堂上处于游离状态,没有养成倾听、思考的习惯,一直吃老本,基本上到三年级之后学习就会很吃力。

二、学习方面

1、学生层次相差显著。新生中既有零起点的孩子,也有已经掌握了一年级上学期全部知识的孩子。这种差异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调控,零起点的孩子难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与求知欲。

2、识字量差异大。

语文从拼音学起,同时认识少量汉字。数学教材中出现大量汉字。识字多的孩子对学习游刃有余,识字少的孩子痛苦万分,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产生问题的根源:

1、缺少比较完善的学前教育。

有的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完全散养长大。这样的孩子必然表现出在学校里格格不入。有的孩子上的幼儿园与学校教育理念差异非常大。我们班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据家长介绍说他上的是双语幼儿园,外教崇尚快乐、自由。然后连规矩都没有了。

2、父母远离孩子,孩子在老人的溺爱或忽视中长大。

3、父母关系紧张,或者母亲处于完全弱势的状态。

我班一个孩子入学时,父亲当着我的面呵斥母亲,母亲表现为惊慌失措。我当时很诧异,因为很少看到这样不加掩饰表露出对妻子完全不尊重的丈夫。开学后,这个孩子表现为很调皮、不长记性,在老师面前总是笑嘻嘻的,能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但每次批评教育之后瞬间旧态重萌。据我了解,他在家中对母亲很有脾气,有一次仅仅因为不会做某道题,就发脾气撕掉了作业本。这个孩子的问题可能由于家长的娇惯,也可能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父亲对待母亲的态度、方式。在学校中他还没有能力用同样粗暴的态度对待女老师,但是他与同学相处时已经表现出粗暴、蛮不讲理的态度。

4、父母过于严厉。

我们班一个男孩开学第二周就鼻青脸肿来上学。家长过于严厉的态度,导致他将学校作为放松的场所。在课堂上旁若无人大笑,在队伍里蹦高、手舞足蹈……我在看到他的伤痕后,一直很矛盾是否需要及时与他家长沟通他在学校表露出的问题。我很担心因为我的缘故导致孩子挨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所做的努力:

1、        训练行为举止。

开学以来的训练重点:静。静下来,静下心,才能学会倾听、思考。当然,让学生静,老师先要做到平心静气。小点声,耐心点,孩子会静下来的。

具体要求:吃饭、排队、走路、写字都要静悄悄的。说话要轻声,不要大喊大叫。

2、         指导文明礼仪。例如:双手接送东西,随口说谢谢……

3、        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

利用QQ群、校讯通,拍照片、发优秀作品、汇报孩子进展……以正面鼓励为主,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有收获,家长的努力有成果,从而更有热情关注孩子成长,配合老师工作。

对个别家长经常进行单独沟通,让家长及时看到孩子的优点,尽量委婉指出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对有打骂孩子行为的家长更要进行细致指导:如何辅导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改变,如何更有效激励孩子……

对班级孩子的共性问题则形成文档,发在QQ群文件中,供大家下载学习。

4发挥家长的主动性,由家长做家长工作。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本班家长更有发言权。在QQ群中的交流促进每位家长提高,也促使我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修正。

5、合作学习,尽力缩小学生间的差异。对零起点的孩子采用老师、同学、家长三方合作方式,帮助孩子提高。午间老师单独辅导,课上发动小老师手把手教,再请家长协作。

一年级新生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老师每天发现问题,每天尽量及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让老师倍感疲惫无力的主要原因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家长主观上或客观上的不配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