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环境的六种功能
(2011-03-12 22:11:11)
标签:
育儿 |
分类: 班主任案例 |
小班化教学实践即将开始实习。到底什么是小班化?如何进行小班化?这些我还不太清楚,但是按照学校要求,小班化的形式必须进行,那就是改变教室里桌椅的摆放方式,以小组形式摆放。
每个小组的桌椅怎么摆放?是随便摆摆就可以吗?我查了有关资料,发现摆放教室里的桌椅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保证教室环境的六个基本功能:1、让学生有安全感。2、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3、展示班集体的“个性”。4、有助于完成任务。5、让学生和教师心情愉悦。6、促进学生成长。
1、让学生有安全感。
增加心理安全感的一种方法是确保教室带有“柔软感”。大面积的泥墙、课桌、地板会使教室成为“坚硬”的地方,但是儿童在带有柔软物件或能对触碰作出反应的物件的环境中易于感觉安全和舒适。这一点,我的教室里难以保证。我无法做第一个允许学生把毛绒玩具带到学校的老师,也不认为照搬别人的经验就可以取得同样好的效果。
增加心理安全感的另一种方法是教室的空间安排要使学生受到的干扰降到最低。这里的干扰,既包括教室外边,更包括教室里面。比如几个学生坐到一起,可能他们会互相干扰,难以保证正常的学习。如何既保证学生相互之间不受干扰,又保证小组合作正常进行?我还没有更好的注意。
2、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
成组摆放的课桌可以增进社会交往,因为孩子们距离接近,可以和对面的同学直接进行目光交流。在小组中,孩子们可以一起活动,分享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帮忙完成作业。这种接近对促进交流十分有益。
按排列式摆放的课桌会使孩子们更容易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作业。这尤其符合那些行为和学习有问题的学生的情况。
很明显,如果我只是把孩子们分成小组,然后分配给他们个人学习任务,并且叮嘱他们不可相互交谈,这是不明智的,缺乏一致性的,甚至是残忍的!
如何排列座位,既方便学生交流,又能及时挑换座位排列方式,保证每个学生可以独立、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呢?我打算采用马蹄形的布局。具体实施起来会如何?等周一尝试之后再说吧。
3、展示班集体的个性。
把教室个性化,可以传递给学生一条信息:他们很重要,很特别。使教室空间个性化的方法有很多:张贴孩子们的照片、美术作品、手工作品、他们写的或者读的故事,以及列有他们身高、体重和生日的表格。还可以用侧面像或者用大些的纸把他们全身轮廓描绘出来装点教室。还可以留出一块告示板,宣告“本周值日学生”。可以展示孩子们做得最好的作业。比如让孩子们每周自行选出一个最佳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避免一直张贴几个孩子的作业的危险。
4、有助于完成任务。
(1)每个孩子之间留出大约9英寸的距离,排队时不止于撞在一起。
(2)设计一个座次安排。保证每次座位转换学生能迅速、顺利完成。
(3)给学生提供摆放个人物品的空间(书包、水杯、餐具等)。
(4)决定好在哪里放置教师用桌。最好放到教室的一边或者是角落里。
(5)把不兼容的活动分开进行。
5、让学生和老师心情愉快。
创设一个舒适的环境,让教室有吸引力。既有暖色又有冷色;既有开放、宽敞的区域,又有狭小、惬意的角落;既有坚硬的表面,也有柔软的表面;既有质地光滑的物品,又有质地毛糙的物品。教室里的环境要富有变化,而这种变化要适度、要有秩序。
6、促进学生成长。
要使教师环境具备这一项功能,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我下次继续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