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数是历经了怎样的磨难才被人广为接受的?

2023-10-18 20:34:59

   从荒诞之物到数学精髓,虚数的历程充满了磨难与争议。曾经被质疑与排斥的虚数概念,在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与探索后,如今已成为现代数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让人头痛的抽象概念是如何征服数学界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虚数被广泛接受的历史之谜,看看它是如何在数学舞台上引起巨大轰动,点燃科学思维的火花,并重塑我们对数字世界的认知。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让我们一同探寻虚数所经历的惊险历程,感受数学的魅力与力量!

1. 历史背景

      虚数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Gerolamo Cardano和Rafael Bombelli的工作。然而,在当时,人们对负数甚至正数的概念都存在着很多争议,更不用说虚数了。

    在18世纪初,瑞士数学家欧拉 (Leonhard Euler) 开始使用字母 i 表示虚数单位,为虚数建立了一个符号系统。然而,这个概念起初并未得到广泛接受,被视为是数学的荒诞之物。

2. 提出与争议

     虚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某些方程无法用实数解表示的问题。实数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而虚数则涉及了更加抽象的概念。例如,平方根为负数或者没有实数解的二次方程。

     虚数单位 i 被定义为满足 i^2 = -1。它似乎违背了数学的基本原则,因为平方数不可能为负数。然而,通过引入虚数单位,数学家们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并找到了解决方案。

3. 复数的发展

     随着复数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复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复数的形式是 a + bi,其中 a 是实数部分,bi 是虚数部分,i 是虚数单位。复数的提出解决了一系列数学问题。

    例如,欧拉公式 e^(iθ) = cosθ + isinθ,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联系起来,深化了我们对数学的理解。这个公式在电路分析、信号处理和物理学中都有广泛应用。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科普经典《现代数学的概念》中,著名英国数学家斯图尔特用清晰流畅、幽默风趣的语言阐明了群、集合、子集、拓扑、布尔代数等“新数学”的基本概念,他认为理解这些概念是把握数学真正本质的最佳途径。此外,作者还对函数、对称、公理学、计数、拓扑学、超空间、线性代数、实分析、概率论、计算机、现代数学的应用等主题作了发人深省的讨论。读者无需任何高等数学背景,只需对代数、几何和三角学略知一二,便可读懂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读罢此书,你会更清楚地理解现代数学家对图形、函数和公式的看法,以及“新数学”的基本思想如何有助于领会数学的本质。

4. 可视化与几何解释

     19世纪末,阿根廷数学家克莱因 (Georg Friedrich Bernhard Riemann) 引入了复数平面的概念,将复数用平面上的点表示。这种可视化的方法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复数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工具。

      复数平面将实数轴和虚数轴组合在一起,每个复数可以表示为平面上的一个点。这种几何解释使得复数的运算和性质更加直观。通过复数平面,我们可以轻松地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操作。

5. 应用扩展

     20世纪,科学和工程领域对虚数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电气工程和量子力学中。在电路分析中,虚数被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路的计算和分析。在量子力学中,虚数是描述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例如,薛定谔方程 (Schrodinger Equation) 是描述量子粒子行为的方程,其中包含了复数解。通过复数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粒子的概率性质和波动性质。

 

    《数学家的故事》带你探索数学巨人的精彩人生!揭秘数学的历史,了解这些伟大数学家创造里程碑式成果的故事。阿基米德用数学战胜罗马战舰,牛顿在干农活时沉迷于数学问题,欧拉巧思妙想帮爸爸扩大羊圈,高斯十岁时就能运用等差数列求和……《数学家的故事》带领我们徜徉在数学故事的长廊中,让我们从此爱上数学。

  结语

     虚数从一个被质疑的概念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数学家们的思维工具,更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它的历程告诉我们,在探索未知领域时,我们需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接受新的思维方式与工具。虚数的征服与辉煌让我们更加相信,数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引导着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本质与奥秘。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