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活在当下-(2)

(2008-05-01 09:26:36)
标签:

人生感悟

   最近又看到京沪旅人网上的文章,我对“活在当下”的感触颇深,还是将它转载过来,让自己经常看看,常常提醒自己活在当下。
    美国剧作家怀尔德的作品《小镇》叙述了一个故事。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年轻,美丽、被人爱着,然而,她不幸死去了。在天堂里,她表示不甘心自己有如此短暂的生命,天使看出她的心思,很同情。于是,天使特别恩准她遁回人世,她并且可以在一生近万个日子里任挑一天,去重新生活、回味一下。

女孩高兴极了,可是到底应该挑哪一天呢?她为难了。最后,她决定挑了十二岁生日的那一天。为什么?因为她十二岁时,艰难的步履还没有开始,复杂的人生算式才初透玄机,应该是个值得重温的黄金时段。

    她终于回到了极为宝贵的那一天,她十二岁生日的那天!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她看到的周围的人忙碌的身影。清晨,母亲仍然忙得像一只团团转的母鸡,没有人有闲暇可以多看她半眼,和她玩耍。穿越时光回奔而来的女孩,惊愕万分地看着家人,不禁哀叹:这些人活得如此匆忙,如此漫不经心,仿佛他们能活一百万年似的,他们就是这样糟蹋了如此美好的一天,糟蹋了这一天的“当下”。她感慨的是他们一生有多少个这

样的“当下”被轻易地糟蹋了!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沙鼠的故事。在萨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季来临之时,它都要

准备大量的草根,以准备度过这个难挨的日子,因此它必须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但是奇怪的是当沙地上的草根足以使它们度过旱季的时候,沙鼠仍要不断地运草根、不停地工作,将大量的草根运回洞穴,这样它们似乎才能安心,才会踏实,否则会焦虑不安,“嗷嗷”叫个不停,而实际上它们根本用不着那么忙碌,这一现象专家们研究发现是由沙鼠的本能决定的。

    曾有专家打算用沙鼠代替小白鼠,把沙鼠放入关小白鼠的笼子里。但是它们一到笼子里就焦虑不安,不停地到处找草根,其实那时它们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但它们还是很快地一个一个死去。

这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刻的。如果有一天,我们到天堂以后,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或者的每一天是否也会和小女孩有相同的感受呢?哪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哪是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一个女孩从生下来就面临和大人一样的竞争、奋斗不息,要不停的忙碌着,平时要作大量作业,休息日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一切围绕着高考,毕业后要找工作,挣钱,找对象,结婚、生孩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摆在自己的面前。他们总是吃在碗里看在锅里,每达到一个目标前,又为下一个目标烦恼。他永远是在不停地奔忙着,烦恼者,而并不快乐。

    为明天努力自然是应该的。但是我们是不是也是像可怜的沙鼠一样,过于忙碌了呢?明明我们准备的草根足以度过旱季的时候,我们是否仍然焦虑不安,仍在拼命忙碌不息?

在现实生活中,我常常看到类似情况。有的朋友虽已退休,还在拼命挣钱,奔波于各地讲课,极少休息,赚了不少钱,却病入膏肓。有的已积攒许多财富,消费时却过于节约,舍不得花费,年老体弱宁可挤公车,走路,不愿打车。更有的人每天为儿女的婚事焦虑不安,常常背着儿女到公园里为儿女相对象,虽遭儿女埋怨,仍乐此不疲......。

    美国芭芭拉.安吉丽思女士写了一本书《活在当下》,这本书立即畅销,影响很大。在书里作者说:

“我们之中,一定有很多人已经步上了这条路。我们买了车子和房子,我们投身工作,并且正一步步爬上了成功的阶梯,我们努力供给小孩那些我们不曾有过的一切享受。这样的过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没错,我知道我曾说只要当上经理,我一定会很快乐;可是我现在才发现,真正能让我快乐的,是当老板。’于是我们再一次把快乐顺延到下个目标上。我们得到很多想要的东西,也当上了我们从前所欣羡的成功人物;但是渐渐地,我们开始怀疑,好像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不停追求的那些梦想,已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心灵和情感的死胡同:这一路上,我们拿出所有真实的剎那来换得财富、换取目标的达成,但是,我们换不到快乐。”

   “而更可怕的是,在这过程中,我们的生命已悄然飞逝了。每个周末,我们奇怪一个星期又跑哪儿去了;每个除夕夜,我们感叹怎么一年又不见了;早上醒来,赫然发现自己已经三十岁、四十岁或更老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时间是怎么流逝的!”

   她说:“如果你不知道珍视现有的一切和现在的自己,无法从中得到快乐,那么即便将来拥有了更多,你也不会快乐;要是你不懂得怎样充分享受手上的五百元,就算有了五千、甚至五百万,你也还是无法享受;和你的另一半在家附近散散步,要是你不能从中得到乐趣,就算去夏威夷、去巴黎也没用。我并不是说多点钱、多点休闲活动,不能教生活更舒适;事实上,生活是会因此舒适些,但你却不会因此而快乐,因为钱和休闲活动本来就没这功效。只有你自己,借着学习活在当下,与时偕行,才能让自己快乐。”

   芭芭拉.安吉丽思说的实在精辟。境由心生,快乐靠自己决定。很多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好像有一天他们会抵达一个名叫“快乐”的公车站。他们以为,有一天所有的事物都会变得完全符合理想,到时他们可以喘口气,说:“我终于找到快乐了!”所以他们的一生都可以用“只要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作一总结。但他们往往难以喘气。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得作一个决定:我们是要每天提醒自己,时间有限,应该好好把握利用?或虚掷现在,空想有个美好的未来?

    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85岁,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写的,也值得一读。

“如果我能重活这一生,我要尝试犯更多的错误。我不会那么刻意求完美。我要多休息、随遇而安,我处事不会像这次那么精明。其实世间值得去斤斤计较的事少得可怜。我会更疯癫些,也不那么讲究卫生。你知道,我就是那种一天又一天、一个钟点又一个钟点,过得小心谨慎、清醒合理的人。哦,我也曾放纵过,如果一切能重来,我要享有更多那样的时刻,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如果一切能重来,我要在早春赤足走到户外,在深秋竟夜不眠。我要多坐几趟旋转木马,多看几次日出,跟更多的儿童玩耍,只要人生能够重来。但是你知道,不能了。”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5ae53010091mr.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