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 根 墙

(老 枣树)
http://www.88trip.com/UpLoadPhoto/2007/08/29/200708291607572747.b.jpg
本篇博文被推荐在【锐博客】首页锐博客群“阳光创造社”栏目
【锐博客】首页网址:
http://blog.sina.com.cn/lm/ruiblog/index.html
我思恋的故乡
白头心儿.原创
那是一个特别绿色、特别环保、特别幽静的世外桃园——一个河边林中的小村庄,那是我生长的地方,是我永远思恋的故乡。
村西面有一眼望不透的果林。春暖花开时,开败了杏花开桃花,开完了梨花开枣花。可谓是:早春杏花粉透白,满林梨花披纱来,妙龄桃花俏枝头,遍是枣花蜂蝶采。树枝上喳喳叫的喜鹊、燕子、黄雀、啄木鸟……,地上跑的狐狸、刺猥、野兔子……,还有飘舞的蝴蝶、蜜蜂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昆虫,这该是一幅绚丽的风景画吧。小的时候我们还用手抓螳螂、逮蝈蝈,白天用面筋粘‘知了’,晚饭后去摸“知了鬼”,把这些活物放在点着火的干树枝上,便成了我们的一顿野餐——天然烧烤。
当风吹到树林里的时候,树叶便发出哗啦哗啦的像大河流水的波涛声。经过雨水洗刷后的果林,在太阳的照射下,再挂上一缕彩虹,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
到了秋季,树上缀满了果实:黄色的是桃、是杏、是鸭梨,红色的是大枣、是苹果、是李子。在粉红色、紫色、绿色树叶的衬托下,显得十分诱人,躺在树下的草茵上都能啃到树枝上的鸭梨,我的初恋就曾被这片美丽的果园所吸引。你说,生活在这样一个天然的大氧仓里,周围如此美妙的环境,你怎么能够把她忘记?

“索泸河”
村北面有清澈透底的“索泸河”,我们村里的人习惯叫它“沙河”。十冬腊月,像镜子一样的河面,便冻成了又宽又长的天然滑冰场,村里的男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那里溜冰玩耍,打闹嘻戏。数九寒天,却是其热融融、其乐融融、其情依依。
夏天的沙河就更加美丽!河滩上种着五颜六色的西瓜、甜瓜、脆瓜,熟得起了沙,又脆又甜;微风吹拂着少女长发似的垂柳细枝,无比抚媚娇艳。水下的黑鱼、白鱼、红鱼、黑白红相间的花鱼、鲤鱼、淡水虾、还有难以捕捉的黄鳝……;水面上浮游的野鸭子、在水边抓鱼吃的“长脖子老等”,让人看看也眼馋;(这是一种在水边等鱼吃的水鸟,因为不知道它的学名,当地人因为它的脖子很长而统叫它“长脖子老等”)。
古老的农村、清澈的河水、美丽的果林,人们和这里的一切和谐共存。鱼虾和水鸟在沙河里自由自在地游弋,飞禽走兽在果林里繁衍生息,大家都生活在一条完美的生物链里。在冬天滑冰的臭小子们,到了酷热的夏天,又到河里摸虾抓鱼,说不定在泡得长了一窝毛毛根的柳树下面还能找到做窝孵蛋的野鸭子。他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潜水捉迷藏,分组打水仗,在河水深处游泳嬉戏。
河水碧如蓝,纯天然,无污染,捧上一口喝,胜似矿泉。人们用木制水桶担回去烧茶做饭,真的是香中带甜。晚上,闲暇无事,坐在河边听那风声、飒飒树叶声、鱼儿跳水声,到哪儿去寻这天籁合弦?真不知这是天上人间?!

“索泸河”畔原始森林公园
村子东面和南面是绿油油的农田。长得高的玉米、高粱像古战场上排兵布阵连成一片;阳光照射下的谷子也低低地垂下头,在风中摇曳着向农民致意,暗示着自己的茁壮丰满;萝卜和红薯的果实长在土里,秋后把它们刨出来,就会看到它们块头会有多大,心里会有多甜;再看那芝麻开花节节高,吸一口花蒂上的汁水,也是淡淡的香、淡淡的甜;比较壮观的当属棉田,虽然长成的棉花都是雪白雪白,可它开得花却是五彩缤纷,有黄、粉,红、白,还有浅蓝,到结满棉花的时候,那真是一派“绿海雪原”。
据传,我们的祖辈在600年前元末明初时,因战乱、灾荒,中原一带十室九空,荒无人烟。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设局,发放路费,遣民各地,开疆拓土重建家园;历时50年,迁民18次,移民人数达百万。(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仅河北省的保定、张家口、衡水、辛集、新乐、鹿泉、井陉等地就有大批洪洞移民的后裔。)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到这里安家落户、开荒种田。他们面对黄土,背向蓝天,冬播夏收,春种秋割,收获五谷杂粮、棉花蔬菜,以此养家糊口,生息繁衍。“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祖训至今还世代相传。
600多年来,张氏家族在这块良田沃土上子承父业,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好:水泥马路已经修到了村子里,自来水的龙头按到了农户大院里;耕种收割机械化,手机、电视全普及;骑着摩托去打工,开着小车做贸易……。
我真赞赏祖辈的眼光,他们非常明智地选择了这块宝地一方。我非常佩服祖辈的勤劳和智慧,用辛勤的汗水为子孙后代建起了如花似锦的家园,我爱我的祖辈!我恋我的故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