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氏起跑线
徐氏起跑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329
  • 关注人气:2,8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扳 指

(2008-10-07 15:35:05)
标签:

文化

分类: 网络收集

     扳指,又称搬指或班指,是古代射箭时戴在大拇指上拉弓射箭所用的工具。
  清以前扳指多以象牙骨头制成,呈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以有眼的为贵。
  清乾以后扳指实用性逐渐丧失,以装饰性为主,做工越来越精益求精,质料非常讲究,出现了玉石、翡翠、玛瑙、珊瑚、茶晶、墨晶、水晶、金、银、铜、铁、瓷等品种。其中以翡翠为最珍贵。当然这些扳指质脆,根本不能用于挽弓了。但由于清代满族尚骑射习性的影响,男子喜以扳指为饰,用各种美玉材料制作,有的雕饰龙马纹、花草纹、山水、人物、诗词等纹饰和图案,镂刻细腻。
  将扳指戴在大拇指上是权利的象征!
  乾隆皇帝是一位修养非常全面的君主,文能琴棋书画,武可骑马射箭,可谓样样精熟。在平时的骑射活动中,乾隆皇帝所使用的扳指基本上都是用角类或牙类材料制作,这可以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大阅图》和《威弧射鹿图》等绘画作品中得到证明。但是,对于用来陈设和鉴赏的以珍贵材质尤其是玉制作的扳指,乾隆帝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投入了很高的热情,使扳指这种原本是实用为主的日用物品走上了具有很高艺术趣味的大雅之堂,乾隆的精致真是无处不在。我们可以从他的《御制诗文集》中了解到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解读乾隆皇帝与扳指的历史机缘。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仲春清明前后,乾隆帝得到了一枚玉扳指。这是一件质地极为温润,做工相当精致的作品,乾隆帝非常喜爱,于是为之写下了《泳玉韘》的诗作。诗中乾隆帝将实用的象牙或骨制的扳指与玉扳指做了比较,认为象骨扳指是“象骨徒传古”,而玉扳指则是“恰似琼琚”、“德美信堪师”,高度评价了这件玉扳指对人的思想所产生的启迪和警示。这是乾隆帝的第一首咏扳指诗,后被收录于他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二中。可能是这件扳指给乾隆的印象太深刻了,几个月以后,乾隆帝的诗作中再一次出现了这件扳指的身影,这一次,乾隆对玉扳指之蕴意的发挥更进了一步。“终不可谖惟令德,佩之无斁岂虚谈。环中内外光明莹,一气浑融万理涵。”小小的扳指承载的是如此深邃的道理,怎能不叫人刮目相看呢?这成为日后乾隆帝认识评价其它扳指的基调。从此以后,扳指进入了乾隆帝宏阔的视野之中,在直到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的四十五年间,乾隆皇帝为诸多玉扳指写过不下五十首诗作,显示出他对这种微小物件持续而长久的关注.

           扳 <wbr>指

 

           扳 <wbr>指

 

           扳 <wbr>指

 

           扳 <wbr>指

 

           扳 <wbr>指

 

           扳 <wbr>指

 

           扳 <wbr>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