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渡众生’和少林寺品牌

(2008-08-01 21:06: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摄影

   今天作为一个信仰哲学的普通百姓来谈谈‘普渡众生’和少林寺品牌之间的关系。佛教讲究自己修炼成佛是小成,而帮助所有有生命的动物及人脱离苦海、登上彼岸视为大成,由此可见佛门以慈悲为怀。几千年的佛教文化出自于人类,也可以说佛由心生,在传统意义上佛是超越自我、脱离世俗凡尘的纷纷扰扰,佛最高境界是无心既无想、无念、无欲,从内心可以去追求这种忘我的境界,而作为信仰佛教的人生存于凡尘之间,岂能完全脱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我想作为一般世人和佛教弟子根本就做不到真正意义上无心、无念、无欲。佛教讲究的是普渡众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普渡众生呢?难道只是简单的让世人从精神上去超越吗?如果要是这样世界因为人类追求的停止将会消失,知不足才能知进步,人类活着的真正意义肯定不在于此。个人理解无心就是没有害人之心、没有私心、没有贪念之心,有心又有何不好,我们可以有菩萨心、大悲心、爱国心、觉悟心、上进心、助人为乐之心 ,这才是当今佛教思想之上乘,真正体现了“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精神。

   佛教化缘的目的是广交佛缘,故不为贪,是想让佛门子弟从贪念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修行和悟道,但本人不以为此,因为化缘的本身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分在里面,如果佛家弟子能抽出一定的时间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减轻贫苦百姓负担,同时可以修炼自身和德行,这难道不是一种超越吗?关键问题在于佛教除了能解决自身的供给以外,多余收入和物品用于何处,如果能布施于广大受灾受难的平民百姓这不是普渡众生吗?少林寺作为国内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古刹名寺,不仅要在佛经上精心研究,同时担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大任务,最近几年少林寺通过释永信大师的精心打造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少林品牌给少林寺带来的收入颇丰,国际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不但解决了历史由来的化缘问题,完全做到了自食其力,而且做了很多善事,这是释永信大师史无前例的一种升华和创新,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符合佛教发展之精神。最近耳闻少林寺成立了孤儿学校,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又捐出了五十万元的现金和几十万元的物品,此种品行真是让人可敬可佩,体现了佛祖的慈悲之心,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渡众生,国人在这次汶川地震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和慷慨解囊不正是佛教文化之精髓吗?

    我想少林寺在释永信大师精心管理下一定会生机勃勃,除了要保存佛教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外,更多的是要发扬光大少林文化,少一点时间参与政治,多一点时间体察了解民情民意,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普渡众生这个佛教最高境界中去。(原创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