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人作为一个非玉器雕刻专业人士来谈谈艺术创作中的形与神关系,因为学识浅薄固只能说是浅谈。中国古汉语博大精深,一个简单的词汇可能代表着几种不同的含义,形这个词汇在(庄子.天地)一书中的解释----物成生理谓之形,形字的另外一种解释也可以说是---各种自然环境和地表的自然特征 ,作为艺术雕刻中的形字我看(物成生理谓之形)对形字的解释比较贴切,简单的解释可以理解为玉石的物理形状和外观表现,也就是玉石的自然形态和结构组成。神字在古汉语的解释比较复杂多样,我们从玉雕的角度出发可以找到两个比较好的解释,一种解释是《孟子》一书中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这句话是一种艺术的抽象化概念,另外一种解释是《广韵》一书中--神,灵也,即作品的精神所在。个人认为神就是一件玉雕作品反应在人们的直观感受和艺术想象力,也是一件玉雕作品的精髓所在,是玉石在形态上的一种艺术升华,也就是一件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如果能达到形神合一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对形神的理解更直观,更容易领会,形我们可以理解为物质的范畴,就是这件作品的客观存在形态,而神我们可以理解为精神意识的范畴,形和神是辨证的统一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矛盾的统一体,形是一件作品的基石,只用形的作品不是最好的作品,但同时没有形的作品根本谈不上神。
如何才能雕刻出一件满意的作品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也就是说要雕刻出形神合一的作品。首先来说除了必须要具备雕刻艺术的几个先决条件以外还要深入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艺术来源于生活,决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远离生活空洞的作品不是好作品,同样局限于狭隘的思维没有想象力的作品也不是好作品,要时常培养对自然界、事物、社会、风土人情的洞察力。艺术绝对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克隆,也需要改革和创新,但不是盲目和恶搞,同时我们还要对所做作品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详细的解读和研究,一件好的作品背后往往透析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雕刻技艺,能做到雅俗共赏。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玉料雕刻的手法和内容刻画上面也是有区别的,如果不对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作品有可能是四不像,结果被人贻笑大方。
我们也可以从玉石雕刻的流程来谈形与神的关系,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大概有下面的流程组成,选料--设计(包括作品的名称和寓意)--雕刻--修改--成型--抛光--作品完成。选料其实是对玉的种类、品质和外形的选择,玉石的外形和质地直接决定了你采用的设计类型和题材,很多时候我们常常采用就地取材的外形设计,因为现在玉石资源非常的匮乏,价格也很高,除了我们要除其脏色之外很少进行大面积的切割,块头较大的石头可以根据质地的不同分割反而操作的空间较大,小的石头因为小所以创作有局限性;虽然玉器雕刻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我认为设计是一件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形与神,设计师水平高低和创作理念对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设计师在拿到一个玉石之后不会很快下手,而是要反反复复的对玉石外形进行研究,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创意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题材刻画,我想每件作品都有它的寓意和名字,如果没有名字的作品肯定不是好作品,也可以说这个作品是没有思想的作品,因为设计人员除了要对玉石外观进行刻画和描述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阐述这个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也是下一步让雕刻人员去领会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的关键部分。雕刻人员和设计师要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设计理念,除了要行云流水般的对作品雕刻以外,还更要注意作品各个部位的比例是否协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民俗文化,作品要突出的表现出神态,也就是---自然、表情、神韵、服饰、历史、线条、民俗都要通过雕刻勾画出来,让人们能从作品中很直观的感受出喜怒哀乐、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等,所以雕刻师一定要分析设计师的外观设计去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通过娴熟的雕刻手法和沟通理解完美的表达出作品的神韵来,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价值不菲的原石,为什么作品出来以后反而价值还没有原石的价格贵,也就充分证明了雕刻艺术中的形与神的重要性。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但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去追求这种完美,也有人可能说玉器雕刻中的修改是不是代表着雕刻的不是太好才修改的,我不这样认为,因为设计师和雕刻师之间是两种思想,雕刻师不一定能完美的表达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在雕刻的过程中经过设计师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做到精益求精。关于抛光我认为类似女人的化妆一样,虽然一件成型的作品看起来已经很美,但还是不能表现出玉石内部的构成机理和透光性,通过抛光能更好的展现出作品带给我们的美感,也可以会所抛光能使作品锦上添花。
以上只是本人通过喜爱玉雕事业的角度出发,简单粗浅的对玉器雕刻中的形与神做个评价,只代表个人见解,不一定能很准确的表达出来,希望专业人士看后多提宝贵意见、批评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