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写楷书,有他这么美吗?80后书家刘小龙高清作品,国展获奖专业户

标签:
娱乐 |
分类: 宣传报道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MzMzAyNA==&mid=201399983&idx=1&sn=5de91c1c8cd9b836595f8e353b482dc9#rd
写楷书,有他这么美吗?80后书家刘小龙高清作品,国展获奖专业户
新朋友 请点标题下 [ 沙溪墨苑 ] 关注
老朋友 请点右上 [ ... ] 分享到朋友圈
刘小龙,1982年生于甘肃泾川。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书法院特聘书法家、平凉市书协副秘书长、泾川书协副主席、西王母印社副社长,平凉市十佳读书标兵、西部书界楷书研修班成员、中国书协首届“国学与书法”研修班成员。
作品获奖:
全国第七届新人新作展最高奖、羲皇杯全国楷书展一等奖、美丽甘肃教师书法展一等奖、甘肃省环保书画展一等奖、山丹红杯全省书法展二等奖、甘肃首届电视书法大赛银奖、古河州杯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西雁杯全国书法展三等奖、第四届“梁披云杯”书法大展提名奖、全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提名奖等。
作品入展:
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全国手卷书法展、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展、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第二届全国册页书法展、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展、大爱妈祖全国书法展、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孙过庭奖全国书法展、魏晋风度全国书法展、王安石奖全国书法展、沈延毅奖全国书法展、第五届、第六届中小学艺术节教师作品展、信德杯全国书法展、中国贵州百里杜鹃全国书法展、第四届西部书法展等。
特邀参加第三届青年书法展等全国邀请展50多次。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甘肃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多次捐赠书法作品参加各类赈灾活动。文章、作品先后刊发在:《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写字》杂志,《平凉日报》等媒体。
2011年获平凉市政府文艺最高奖崆峒文艺奖,2012年获甘肃文艺最高奖“敦煌文艺奖”三等奖。2013年获得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全国“十佳书画家”称号,2014年获平凉市政府文艺最高奖崆峒文艺奖二等奖,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等媒体先后采访报道。出版作品集《当代名家书金刚经-刘小龙卷》、《刘小龙书法艺术》。
收藏热线Tel:13993337911
Email:hutuzhai@163.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jchutuzhai
溯古中求变 笔墨里流韵
----漫谈刘小龙书法艺术
张改琴
近年来随着对书坛的广泛关注,伴随着一系列书法展赛的举办,一大批青年书法作者脱颖而出,80后的刘小龙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娟秀灵动典雅沉雄的笔墨艺术博得了业内外的广泛青睐和高度赞赏,已然成为甘肃乃至全国书坛里有一定影响的一颗新星。
出生于甘肃泾川县的刘小龙,自幼承蒙家学,与笔墨结缘,数十年如一日,笔耕砚田临池不辍。他注重碑帖结合,内外兼修,与古为徒、悉心临帖,潜心钻研金石碑学,广泛阅读书法理论,书艺不断精进,渐入佳境,形成了气韵生动、意蕴古朴的书法风格。
观其作品,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书卷之气。无论是大幅长卷,还是小品册页,皆能匠心独运、精心设计,其技法之纯熟、点画之精到、墨色之变化,布局之巧妙,无不展现出作者较强的线条驾驭和空间架构能力。其楷书取法魏晋北魏,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用笔爽利、结体平整、法度严谨,大楷雄强有力,小楷精致秀润;隶书宗法《礼器碑》,融通张迁、西狭,又参以行书、篆籀笔意,气息贯通,古雅朴拙而灵动洒脱;行书以“二王”为圭臬,汲取宋人书法之精华,笔法灵活多变,笔触跳跃生动,线条刚健优美,通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气势跌宕,疏密开合错落有致,极富视觉上的流动性和节奏感。
细细品读小龙的作品,或宁静幽远、意境高古,或飞舞灵动、潇洒飘逸,或磅礴雄浑、古拙朴茂,既是作者承继传统,取法乎上的艺术坚持,又不乏洞察生活、体悟人生的时代精神。小龙这种不随流俗、溯古求变、勇于探索的精神让人感佩,值得肯定。近来小龙在楷书领域里又开始了新探索。后生可畏,我们可以看到,书法后继有人,并期待着他的新成就。
小龙还年轻,书法创作之路还很漫长。期望小龙潜心研究,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但在今天,时代不同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领域任何行业都需要专门的精英人才来作为支撑,共同推进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高度爆炸的特殊时代,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使得人们的心态也越来越浮躁。面对西方经济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几乎被颠覆了,而且很多艺术门类也被西方文化改造得面目全非。唯有中国书法始终没有被异化,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而通过学习书法,就可以促进人们去关注和学习传统国学经典,进而提高国民素质。从这个特殊的角度来看,学习书法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像刘小龙这样,以及许许多多的曾经或者正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人来说,他们自己对书法的钟爱与付诸实践并取得诸多成绩,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传播。推而广之,他们会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身边人与后来者热爱传统文化,关注书法艺术。因此,刘小龙在书法上,本身就具有了一种社会担当。
刘小龙学书广涉各体,对历代经典碑帖都有全局上的了解与掌握。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他能由浅入深,从博到专,坚持到底,一以贯之。既注重临摹与创作,也重视古今书法理论,更能广泛涉猎其它艺术门类以此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从其实际表现来看,他目前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取得了很多令人艳羡的成绩,在同龄人当中堪称优秀。
一个80后青年,能够同时在多种书体上有所建树,除了有一定天赋之外,与他勤学善思,坚持不懈的一贯作风是紧密相连的。
他的楷书分为两类,即魏楷和魏晋一路小楷。前者以《张猛龙碑》为基,广涉《龙门二十品》,并参悟清代赵之谦和时人之法,在深入临习前人的基础上,自然求变,用笔方圆并施,点画精到,结体端庄整饬之中富于变化,在注重强化书写性的同时体现金石韵味。轻重、方圆、疏密、收放、疾涩、枯湿等一组组矛盾,在其笔下不断呈现,也不断化解于无形之间,通篇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厚重而不乏轻灵,飘逸而不失静穆。功力、性情自然展现,既合乎传统法度,也彰显时代精神,有诸多耐人寻味处。后者以钟繇、二王小楷为主调,时而融入魏楷笔意,萧散简约,高古质朴。不以刻意求变为能事,而以浑然天成为专攻,显露书卷气息,抒发文人情怀。
刘小龙行草书也以二王为基,参合宋人笔趣及二王一脉其他名家之法,表达自我个性和情趣,张弛有度,气韵生动。扎实的临帖功底和良好的融合变通能力,使得他在书写时能够进入一种随心所欲、挥洒自如的状态。字形的大小、欹侧、长短、阔窄和笔势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浓淡枯湿高度结合,节奏感和韵律感自然呈现,且注重作品的形式感,收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审美层次。
此外,刘小龙还善写隶书,以汉碑经典为基,融入魏碑、行草笔意,古朴典雅,疏密有致。从中可以看出他碑帖结合,游走于多种书体之间而能娴熟驾驭的过人能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刘小龙书法已经无懈可击,除了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外,不断提升书境将会是一个恒久需作的功课。只不过,以他这个年龄,在看似是“小道”的书法上,已经做出了较大的“文章”,犹如一条腾空而起的飞龙,自信地为自己赢得了一方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
2013年12月15日星期三醉墨先生于古风堂北窗下
(傅德锋,艺术评论家、多家权威书画报刊专栏作家、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多家网络书画论坛总版主、特约评论家、学术主持等)
专业推介的省内外书画家,可以联系我们。
贵州省书协官网:www.gzshuxie.com
贵州书艺网:www.shuyi.org
沙溪墨苑:www.sxmy.cc
QQ:609991717
书法家专线:157-7273-0000
联系人:刘宇轩(小刘)
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查询系统http://www.gzshuxie.com/bbs/cha/
贵州省书法考级中心成绩查询系统http://www.gzshuxie.com/bbs/kaojichengji/index.asp
贵州书艺联盟www.sh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