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

2024-06-20 05:25:22

 喝茶

      不记得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可能是老爷子一辈子不沾烟酒茶对子女的影响,家里除了烧菜用一点绍兴酒,没见过烟酒茶长得什么样。小的时候跟着家长去亲戚家作客。有喝茶的人家都是先给来客泡上一杯茶。那时候闻到茶水的味道很不习惯。常常一闻就赶紧把脸扭转,离开茶杯,不肯再靠近。后来稍微长大了一点,遇到别人叫喝茶,就壮着胆子试着喝一口,感觉又苦又涩,再也不想喝了。

      印象中,最早喝茶是上山下乡来到东至县张溪公社汪坡大队的曹冲之后。有时候干活回来,特别是夏天的中午,口渴难耐,会跑到临近的老乡家里讨要一口水喝。曹冲的老乡家里一般都不喝白开水,每一家都会在客厅的桌子上摆放一只茶壶,里面是满满的茶水。那是为下地做事回来的人做准备的。清早就用烧好的水泡上一壶茶,中午回来正好可以喝点凉茶。朴实的村民十分热情好客,只要你提出想喝水, 他们就会立刻答应, 很快从厨房拿出一只粗瓷碗,用水认真地清洗好,拎起茶壶倒上一碗,客气地递给你。那份周到与热情让你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不过, 说实话,我那时不习惯喝茶。如果不是因为口渴,自己没有烧水,肯定不会去要水喝。不过,喝完后觉得不像小时候喝的那种苦涩味了。虽然还有点淡淡的涩嘴的感觉,苦味是肯定没有。现在看来或许是茶叶的品种不同吧。

      印象最深的一次喝茶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到东至县里开会。县委张秘书从他办公室那只白铁皮茶桶里捏出一撮茶叶,给我倒了一杯茶。那茶叶的形状看上去几乎都一样,显得整齐,漂亮,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嫩绿的茶叶,像一朵朵小花,静静地漂浮在茶杯里,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安徽的皖南山高林密,不仅景色优美,天下独绝,更是名茶辈出的好地方。一般人都知道祁门的红茶,屯溪的绿茶,太平的猴魁,殊不知作为黄山余脉的东至县也有好茶!那就是一个叫马坑的地方出产的茶叶。不过, 我当时喝茶只是逢场作戏, 碰上了就喝一下,平时不喝的, 也没有买过茶叶。

      多年前,几乎每年都有人送我新茶。是东至县马坑出产的。刚剪开塑料袋,就闻到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那种香味只有正宗的雨前新茶才会有。我知道这种茶叶只有内行熟人才可能买得到,外人是很难买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没有养成喝茶的习惯。倒是近一二十年来,弟子经常送茶给我。每年的茶叶喝不完。又怕时间长了变质,就天天喝茶了。今年端午节前,远在广东的永亮特地托他亲戚从遥远 的广西寄来当地著名的红茶与绿茶;光耀和善才又特地开车送来白茶。我上网查了一下,得知白茶除了常有的润肺解渴和抗衰老的作用,还有抗癌的功效。难怪要送我白茶呢!我真要感谢这些弟子!他们送给我的何止是一盒盒精致优质的茶叶,分明是一颗颗真挚的心。

      老爷子晚年视力减退到几近失明。他一生不沾烟酒茶。最后对我说,其实可以喝点茶,茶是明目的。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很难说。 现在好多事情即使是科学家做出了“科学分析”, 也未必都是对的、未必都是可行的。事实上好多事只是一种猜测或者数据上的反映。还有待于实践的验证。比如有专家说隔夜茶不能喝。那么, 市场上那些冰红茶保质期可以长达一年左右吧,这又怎么说呢?专家说有些食物不宜放在冰箱里,那么,没有喝完的茶水能不能放在冰箱里?说实话,我是经常喝隔夜茶的。昨天下午在中翔泡了一杯茶, 没有喝完。临走也没有倒掉。就放在餐厅桌子上。今天下午去中翔,还在那里。我闻了一下, 没有闻到异味, 就掺进半杯开水喝了。我的肠胃是比较敏感的, 稍微有点变酸的东西,老红吃了没有事, 我吃了准保拉肚子。而昨天的剩茶我喝了没有事。不是我的肚子比以前好,而是这杯隔夜茶没有问题。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