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茫》观影随想
(2024-01-15 08:59:34)
标签:
毛主席问苍茫革命剧感染力先行者 |
分类: 影视评论 |
《问苍茫》观影随想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问苍茫》,深受感动。在这缤纷变革的时代,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以这种新颖的呈现方式,好似耀眼的流星划破苍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记。
(一)故事的梗概
《问苍茫》讲述了1921年至1927年,从中共一大归来的青年毛泽东带着对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的忧国之问,如何在矢志不移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以一个“探路人”“早行者”的姿态,从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并探索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历史故事。
从发展团员、党员到发动工人运动,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坚决同国民党右派斗争,直到走进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出农民运动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青年毛泽东始终恪守着马克思主义和湖湘文化的精髓,向上成长,向下扎根,敢为人先,知行合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是青年毛泽东及其志同道合者的仰天长问和探寻之路,为中国革命开拓出辽阔新天。
(二)革命剧表达
《问苍茫》所呈现的深沉情感和艺术之美,宛如历史画卷中的一抹绚烂色彩。它并不是传统的革命题材作品,而是通过影视化的手法,展现出更为真实、生动的画面,制作团队在历史还原和人物塑造上极具匠心,叙事紧凑,精彩连连,观众被剧情深深吸引,无数次催人泪下,令人感叹万千。
《问苍茫》向人们展现了革命剧的全新面貌,披露了很多重要的历史细节 ,每一位演员都充满了历史感,塑造出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观众被带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剧情扣人心弦,使人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行者的铁骨柔情,中华再造者的心酸艰难,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激情与挑战,表达极具感染力。
(三)剧情的结尾
导演对结尾镜头的处理,可谓神来之笔,蕴意深刻、画龙点睛。片尾呈现给观众的是:
一家人放孔明灯,蕴含着代表当年四万万劳苦大众,寻找、盼望光明之意;接着各自许愿,也是替四万万劳苦大众许愿,其意是盼望阖家团圆,不再有生离死别。
而岸英和岸青兄弟俩的对话更是精彩真挚,弟弟问;爸爸为什么要闹革命?哥哥答:爸爸说要让全天下穷人都能吃饱饭。原来真理是这样朴实无华,闹革命就是要让全天下穷人都能吃饱饭,还有什么解释更能契合闹革命这三个字呢?
最后,当毛主席转身踏上去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之路,镜头中天空立刻黑云压顶,暗喻他选择的革命之路必定艰辛坎坷、荆棘重重;背景音乐响起东方红,此时镜头再次切换到天空,一束光芒穿越云层普照茫茫大地,东方红、太阳升……喻示着他将会带领四万万劳苦大众奔向光明。
(四)王仁君先生
毛主席的扮演者王仁君先生,对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把握入木三分,演出了领袖人物的坚定气质,不骄不傲不霸,有伟人气魄又平易近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深邃的思想,让人感受到毛主席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王仁君先生把主席的儒雅、豪气、柔情、坚定、睿智表现的淋漓尽致,言谈举止从容大度,形神兼备、生动自然,演绎的非常到位,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观赏享受。
(五)感谢主创团队
《问苍茫》这部剧充分展现了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也创新了青春叙事,弘扬了伟人的精神。感谢剧组全体主创人员,感谢王仁君先生,是你们让观众又一次深刻地温故了那段峥嵘岁月。
意犹未尽,期待续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