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婺源乡村旅游景点——磻坑村

(2014-01-19 14:13:06)
标签:

婺源自驾游

婺源乡村旅游

婺源磻坑村

婺源景点

旅游

分类: 婺源旅游景点略说

   磻坑村位于江西婺源西南部,归镇头镇冷水亭村委会管辖,原名蟠溪。磻坑村具体位置在镇头镇政府北偏东5公里山坞口。
   北宋初,陕西宝鸡蟠溪汪姓迁此建村,思源之故,取蟠溪为村名。后因婺源乡间,多称呼溪为坑,久而久之,将蟠溪改作磻坑。南宋初,邑内理坑余姓迁入合居。
   磻,又读bo(波),磻是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磻坑位于“Y”字形河道三角形内,活脱脱就是一枚石箭镞。磻坑三面临溪河,一面背靠大山,又颇具“腰带水”的典型风水特征。

http://www.wuyuanyou.com/UploadFiles/2014-01/2014011914023296354.jpg

 

    婺源磻坑景观
    1.磻坑奇樟。该奇樟树龄600多年,胸径1.6米。树身向对岸横卧,两头生根,形成一天然树桥,行人可步树干过河。
“桥上”另长了五侧枝,高均超过10米。如母抱五子。兜部又寄生一棵糙叶树,与五指樟林相互缠绵,浑为一体,可谓奇观。
村中间奇樟。该奇樟在村小学背后河边,树龄800多年,胸径2.2米。靠根树身被火烧去大部,只剩下半边树身支撑着硕大身枝,被人称作“树坚强”。被火烧去的树身对着如镜的河面,似在对镜忆往昔硕壮身躯,人见了无不为此奇樟顽强的生命力而称奇,甚至动容。
  2、余氏秉彝堂
  余氏秉彝堂位于村中间,占地面积300㎡,建于清早期,其享堂的“金砖铺地”、“木板卷棚”等有明代建筑遗痕。
余氏秉彝堂包括祠堂坦、头门、戏台、坍池、享堂,是由坍池相连两个各三间四合院落,共三进。每进一堂递高一层,寓意步步高升。坍池与享堂两边各有一个小圆门,与祠堂两侧巷道相通。
   祠堂坦不大,头门及祠堂的梁枋、头拱门、脊吻、檐椽、雀替、驼峰等处雕刻拙中见巧。坍池不大,是明代明堂坑结构。戏台是可组装的“活动”舞台,不演出时卸下台板,供女儿出嫁、“老”人出殡通行。上为享堂,享堂两边有四根莲花座石础木柱,其中前两根石柱上,精雕着象征权贵的两匹倒爬狮,顶着堂檐的重柱,气势蔚为壮观。
婺源宗祠,一般有四进,第四进有两层。一层是“饼台”,二层是寝堂。而磻坑秉彝堂没有饼台,也就没有安放祖宗牌位的二层专门寝堂。秉彝堂安放牌位的寝堂则在享堂“照壁”后上方。这与婺源东北乡宗祠建筑形制有所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