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晚上从央视《新闻联播》里听到了新年中再次加息的消息。正在吃饭的我心中一惊:银行对普通民众的合法盘剥再次上演。
对于加息的理由,许多专家分析得头头是道:什么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啊,什么控制流动性啊,什么1月CPI过高啊,什么1月新增信贷或破万亿、什么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等。有这些因素吗?有点,但不是主要因素。加息影响对大的是普通民众,尤其在银行有房贷、车贷的老百姓。加息最大的得益者是银行。
如果有人不认可不满我的观点,只需稍微推理就知道对不对?
一、由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浮动利率,加息因此具有“连坐”、“往前溯”的特性,也就是说即使你是5年前贷了款,加息后,也随之执行新的贷款利率,老百姓贷款成本因此大增;真正有钱的买房买车是无需贷款的,即使有也有其他目的。所以说,不断调高贷款利率其实是以金融杠杆的名义对普通民众的合法盘剥。
二、有人说,加息不是增加了存利率了吗?仔细看看当前的存贷款利率,看到底是存款是存款利率高还是贷款利率高?不懂金融专业的人也一看后不言自明。
三、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11年1月份,新增信贷或突破万亿元大关。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调高,已超18%了,银行手里可贷的钱越来越少,为什么贷款还能不断冲击新高?这些贷款又多少是贷给了工薪阶层、农民及普通民众?但是奇怪的是,很难贷到款普通民众成了“信贷过高”、“对冲流动性”的牺牲品。货币政策的朝令夕改实质上还是为捍卫银行的垄断地位及保护银行的既得利益服务。至于普通民众的合法资产是不是因此受到损失,没有人去关心的。
四、不管是加息还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都不过是一种普通的金融杠杆。是杠杆也就有局限性。很奇怪,出货币政策的部门总给这两个金融杠杆赋予过高的期待甚至神化其调控功能。中国目前的畸高的房价岂是两个金融工具所能调节解决得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挡。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其实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即便政策规定银行对商品房的首付再次提高,但买房者是不是因此就真的多支出许多首付?当然不可能。房地产市场的阴阳合同专门瓦解高首付。房地产商及代理者与银行联手,破解高首付易如反掌。这就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国家层面的调控越来越严厉、而效果却不明显的根本原因。
五、通货膨胀是许多复杂因素综合的结果,政府、人民银行、市场、炒手、甚至普通消费者都有责任。单靠简单的加息就能起到“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吗?既不靠谱,也很幼稚。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加大了普通贷款者的贷款成本,实质是对普通民众财富的一种合法盘剥、掠夺。
简单、非专业的这么一分析,相信许多人就明白了加息有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了。盘剥就罢了,最无法容忍的是还有人为这种合法的金融盘剥编制最迷人的借口,悲哀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