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前供暖了,别的城市还会远吗?
谁能圆老百姓提前供暖的梦?
                                              
本报评论员  王任辉
   
北京供暖首次大规模提前: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具备条件的企业提前供暖,优先为学校、医院、敬老院等甲流易感特殊人群供暖,要求不具备提前供暖条件的企业尽快试水供暖。正式大规模提前供暖,提前天数长达15天,在北京还是首次。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目前已有700多万平方米的面积供暖,包括医院、中小学、幼儿园及部分小区、宾馆等。据11月2日《北京青年报》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雪和降温天气,北京市将冬季供暖时间从11月15日提前至11月1日,目前,北京市的市政热网已向各单位及居民小区开始供暖。为北京的做法鼓掌叫好,因为从表面看这是北京市供热部门打破常规办事,实质上北京市政府及供热部门心系民生的一项务实举措。北京市提前供暖了,敢问别的城市还会远吗?
    
提出这样的问题绝无批评任何部门和任何人的意味,只是在极端天气来临后,提前供暖确实已经成了千家万户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供热部门来说也是一件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是需要以最快速度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极端天气不等人。
    
这两天,北方地区的人们对天气的变化最直接。11月2日这天,中央气象台已是第四天连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这一天,强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10月30至11月2日,中国北方和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强降温天气,降温幅度达6至10摄氏度,淮河以北地区最低气温都低于零摄氏度。目前,包括山东在内的中国中东部地区已出现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这次冷空气已达到全国寒潮级别,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首次在十月份出现的比较罕见的寒潮。在这种特殊气候条件下,提前供暖的条件已经具备。
    
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那就是面对提前而至的大面积低温天气,老人、儿童因天冷而致病的可能性加大,加之今年甲流病毒的肆虐,提前供暖不仅能给居民创造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而且对预防、控制有关疾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这点讲,提前供暖也是给人们送去一种实际的关爱和温暖。
    
回顾各城市的集中供热,几乎每年的供暖过程中都会出现温度不达标、导致群众不满意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群众的不满几乎全集中在供热部门的服务上。但是反过来看这个问题,如果有关地方政府、相关供热企业能利用今年提前而至的寒潮,在供暖上急群众急所急、提前供暖,至少也能消弭部分群众对供暖问题的不满。
    
其实,一个城市是否会提前供暖,也不是普通居民说了算的事。能否提前供暖,关键还在政府部门是否心系群众冷暖、在于供热部门愿不愿一心为群众服务。面对突然而至的极端寒潮,相信许多群众对提前供暖充满了期待,现在就看地方政府及有关供热企业能否顺民心、遂民愿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