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人物)余秋雨:缺少称颂的“亿万富翁”
余秋雨:暴富的神话让人质疑
本报评论员 王任辉
针对余秋雨的争议在近几年就没断过。今年7月2日,余秋雨在博客中表示,他给都江堰地震灾区捐出的是20万元的图书。至此,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捐款门”事件才算基本结束。时隔不到4个月,余秋雨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只因这位文化名人踩着资本市场的跳板,有望成为一名亿万富翁。
股市造富翁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潜心研究文化的余秋雨怎么会一夜暴富,不管是喜欢他的人还是反对他的人,现在都对这点好奇。余秋雨暴富的过程看似并不复杂:2001年12月,当时名为上海六百(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的这家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将其持有的24.5%股权转让给了上海祥龙物业、徐汇副食品公司、上海六百的31位公司管理人员及余秋雨等4位外部自然人。余秋雨当年出资241.22万元、以每股2.9239元的价格购入82.5万股,随着股本转增,余秋雨目前的持股数量为518.6445万股。随着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将赴深圳中小板上市,作为该公司的大股东,余秋雨持有的股权据保守估计至少值6700万余元。如果按中小板上市公司今年平均发行市盈率计算,徐家汇商城发行价很可能超过20元/股,余秋雨极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
对此事件,余秋雨的秘书称,余秋雨“平时不谈炒股只谈书”。不谈炒股就能轻松暴富,对余秋雨而言幸福来得太快了。但这个从天而降的美事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知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就称余秋雨持股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仅仅因为余秋雨是上海的文化名人吗?余秋雨是控股股东的亲戚吗?余秋雨是需要激励的高管吗?是当时徐家汇商城实在太需要余秋雨这200多万的现金吗?”对叶檀提出的这四点疑问,至少现在无人正面回答。
当公众知道余秋雨是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第十大流通股东后,对余秋雨的关注远远超过公司本身。许多人也在疑问:这个亿万富翁“为什么是余秋雨”?
把余秋雨这位名人吸纳为大股东,是徐家汇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长秀善舞的商业策略?还是余秋雨靠什么特殊的能量轻易买到了国有企业的原始股?谁也不知道。不管是徐家汇借助了余秋雨的名气上市圈钱,还是余秋雨揩了国有资产的油,总之,余秋雨的轻松暴富已是没有悬念的事实。至于这样的造富神话是怎么形成的,无人知晓,也无人负责。
余秋雨曾说过:“文化商人这个词汇在中国有些贬义,我重新解释一下,我们期待大批文化企业家的出现。”但愿余秋雨向文化企业家这个目标挺进的过程,是一次真正的“文化苦旅”,而不是被卷入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的暴富之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