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发烧死”再成为失职渎职的外衣
本报评论员 王任辉
8月8日凌晨,43岁农民王树坤在昆明官渡区看守所拘押了19天后死亡。7月18日,王树坤准女婿开车和他人撞车后斗殴,随后,家属称只参与了劝架的王树坤因“寻衅滋事”罪被刑拘。警方通报称,8月6日晚,王树坤突然出现发烧,被送往医院救治后出现异常死亡。
据8月9日《成都商报》
“躲猫猫”事件的舆论风暴尚未散尽,农民王树坤又因“发烧”而死在了云南昆明官渡区看守所。人犯接连死在理应很安全的看守所,难道不算一件怪事吗?
8月8日凌晨,昆明市官渡区农民王树坤死亡,根据昆明警方通报,死因系“发烧”引起,但王树坤死亡的真相倒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巧合的是,8月6日,“躲猫猫”案中的两名民警渎职案开始审理。尽管这二者没有什么联系,但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事件还是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一个在看守所呆了11天后死亡,一个在看守所呆了19天后死亡。
云南警方最初对“躲猫猫”事件的解释是,人犯李乔明与同监室人犯玩“躲猫猫”游戏时不慎撞墙致死的,
针对这一说法,死者家属及网络上一片哗然:一个身体强壮的成年人会因玩“躲猫猫”而死亡?后来的真相证明了公众的质疑是合理而正确的:原来,李荞明系看守所内牢头狱霸以玩游戏为名,殴打致死,“躲猫猫”一说不过是为了掩盖看守所民警的失职渎职行为。
从正常情理来看,更希望王树坤之死是由突发的疾病导致,谁也不愿意相信他的死是“躲猫猫”案的翻版。但是,网上对于王树坤之死的质疑越来越多,其阵势不亚于当初对“躲猫猫”事件的质疑。想想看,质疑真的没一点道理吗?43岁正值壮年,怎么一个发烧能将人致死?为什么看守所及当地公安部门不让王树坤家属见其尸体?难道尸体上也像李乔明尸体上一样有伤痕?
牢头狱霸随意殴打同监室人犯不是什么秘密,监管民警体罚人犯也是事实,“躲猫猫”事件中以玩忽职守罪被提起公诉的民警苏绍录就当庭承认了虐待监狱人员的指控,他甚至放言:对人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武力制止”。看来,人犯在看守所挨打是件平常事。殊不知,民警所谓的“武力制止”已经严重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看守所监管人犯、必须坚持严密警戒看管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严禁打骂、体罚、虐待人犯。“躲猫猫”事件已有两名民警犯罪,但愿在“发烧死”事件中,别再有警察沦为犯罪分子了。
尽管目前还没有证据来证明王树坤在看守所没挨过打,如果他挨过打,更不能证明他的死与挨打没有关系。由于这些疑点得不到排除,公众更希望知道王树坤死亡的真相。所以,要平息公众对王树坤之死的质疑,昆明警方必须在最快时间内给出一个证据确凿、让人信服的事件真相;当地的人民检察院应及时介入调查,看监管活动中是否依然存在体罚人犯、失职渎职等违法犯罪行为。
否则,等待事件真相的过程又必将会演变会一场公众对公权力的信任讨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