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富人的不捐款得理性面对

(2009-03-25 23:00:05)
标签:

杂谈

对富人的不捐款得理性面对


作者:王任辉
   
    日前,珠海“最牛老太”张姨已在省福彩中心完成5071万元巨奖的 “确认兑奖”手续。据珠海市福彩工作人员透露,张姨已经明确向他们表示,不会向慈善机构捐款。
                                                                                  

                  据3月25日《珠江晚报》 
  
     作为珠海福彩5071万巨奖的得主,如果能向慈善机构捐点款,估计大多人心里都能平衡点。不过,只要人家依法向国家纳了税,捐不捐款完全是大奖得主本人的自由和权利,谁也没有权利说三道四,况且国家和法律对此也没有要求或规定。
     这场“口水战”中,其实引出了中国目前的一个现实命题:中国富人中热衷捐款等慈善事业的人为何不多?不过,在对富人进行道德批判前,不能忘记一个前提,那就是只要富人的财富是通过合法劳动、合法渠道获得的,谁也无权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富人。
     不妨猜度下批判者的逻辑,也许在他们看来,富人拥有财富,或多或少可能也与穷人有点关系。因为,富人拥有的各类社会资源远比穷人要多许多,相应地穷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就减少,如果这种逻辑成立,那么得出的结论则是,富人致富中似乎占了穷人的光。按这种牵强的推断看,富人给穷人适当的帮助或富人向慈善机构进行捐款是符合一个社会公平、合理的原则的。但是,退一步讲,即便这种推断有道理,但如果以不捐款为由,便拿起道德的大棒对富人胡乱挥舞,则显得多少有点盲目。因为,在对富人进行口诛笔伐的道德批判时,许多人也许忘了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在中国,像李嘉诚这样乐善好施的富人为何不多?
     稍微了解中国慈善业的人都明白,中国慈善救助体系不完善、不透明是一些富人不愿捐款的主要因素。中国的各类慈善机构大多由政府的民政部门设立并管理,这使得本应自觉自愿的慈善事业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行政因素的干预;捐款的去向和使用不透明、缺乏社会监督等原因在一定意义上挫伤了富人捐献的积极性。另外,政府对富人的捐款也缺乏制度化的激励措施。
     而在国外不少国家,富人热衷慈善事业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是时尚,这与国外慈善机构的体系完善有关,也与各类慈善基金会的公开透明运做有关。政府对经常捐款的富人给予较大幅度的税收减免等政策,这极大刺激了富人的捐献欲望。因此,国外的许多富人把向慈善机构捐款既看做一种爱心的展现,也将其视做自己生活和事业的一部分。
     所以,一味对富人进行道德批判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要想调动富人投身慈善事业,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应是政府牵头、各方动员,借鉴国外发展慈善事业的成功经验,尽快构建一个由各慈善机构组成的、遍及全国城乡的慈善救助网络,不仅要让公众知道哪些富人捐了款、捐的款又用在了哪些地方、帮助了哪些人,还要让那些乐善好施的富人得到政府的政策激励和全社会的尊重,这样,富人不愿捐款的尴尬局面才有可能会逐渐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