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仪还是主持?

(2013-01-10 12:06:52)
分类: 讲台上下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最近我又在反思:司仪还是主持?这好像也是一个问题。当然,与生死无关。

 

20121121,湖北同行“婚礼总编导 ”发了一条微博@给我和其他一些同行:

“婚礼司仪和婚礼主持人究竟有什么不同啊,有那么大的区别吗?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对大部分主持人或者司仪来说,只是两件换穿的马甲而已。好像现在都以做主持人为荣,急着和司仪划清界限。”

我当时没多想,敲键就跟了一句:“红薯和地瓜的关系”。

一个星期后,我和礼世家的督导DJ团队到浙江上虞,合作完成了一场仅需十几分钟的证婚仪式。

这场仪式从基调、流程,到配乐、串词,概由新娘父亲亲自制定或严格审定;我只要很有腔调地地宣读流程即可。仪式甫毕即行吃喝,然后就是全场敬酒,再无任何花头。

当天,从上海去的4 个人在做完那十几分钟的仪式后,就一直寤在宴会厅外的沙发里待命。直到整场婚宴结束,也始终没人来喊我们进去干活儿。

临别时,新娘父亲表示很满意,并说亲友们都觉得这场婚礼简洁庄重,干干净净,非常好。

 

说来也巧,去年11月我所经历的6场婚礼,集中在一起所体现出的要求之不同、反差之鲜明、风格之多样、准备之费神,为我从业七年来之最。

1111,新人设想了新郎朗诵俄文情诗、新娘现场钢琴配乐的浪漫开场;

1118,新人安排了夜间户外灯光广场的一段式证婚;

1123,新人采用了以剪影造型为特色的改良型中式婚典;

1124,新人提出了以黄包车为载体的老上海风情婚礼样式;

1125,新人坚持了严格采用古制礼法的中式大典;

1126的新娘父亲,亲自框定了去娱乐化同时也避免涉及家庭私情的所谓纯证婚仪式。

说实话,前5场婚礼不管前面如何变化,最终都能回到各自不同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的互动氛围中;我还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还有发挥余地。而最后这一场,一个字不能多说,也一个字不能少说;一个动作不能多做,也一个动作不能少做。

我忽然发现,此“红薯”绝非那“地瓜”;“婚礼司仪”和“婚礼主持人”,还真是不一样唉!

 

129要到上戏继续教育学院给婚礼主持人班上课。我把自己的思考和学员们作了分享

    上戏婚礼班培训的学员,都是婚礼主持人或者叫做婚礼司仪。

婚礼主持人或者婚礼司仪究竟是个什么角色呢?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司仪就是举行典礼或召开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按照《辞海》的说法:“司仪是古代的一个官名,负责迎接宾客、主管典礼之事”。

按照百度上的说法:“婚礼司仪是结婚典礼的主持人。……主持人不仅要当好司仪,还要有掌握、控制、处理庆典全过程的能力”。

本来我也以为司仪就是主持人,主持人就是司仪。后来仔细想想,好像主持人的概念还是比司仪的概念要大一些。也就是说,如果婚礼仅仅是一个很纯粹的礼仪形式,有司仪就够了。因为真正纯粹的婚礼只需要一个“报告进行程序的人”;一切都是“双规”,流程不需要扩展变化,现场也不需要临场发挥。顾名思义,有人司仪就够了。

但我们现在中国式的婚礼绝大多数都被婚宴绑架了,都是依附在婚宴的平台上的;婚宴中除了多少有一些已经不太纯粹的礼仪成分外,更多的都为了避免冷场而衍生出来的活动部分。因此,除了需要有人“报告进行程序”,更需要有人来“掌握、控制、处理庆典全过程”。这个人现在就叫婚礼主持人……。

 

1230深更半夜,李元老师发了一条微博,曰“主持人比司仪过瘾!”

心有戚戚焉。于是跟了一帖,曰:“主持与司仪,的确不一样!就婚礼行业而言,好司仪不一定是好主持;而好主持一定是好司仪!”

窃以为,“报告程序”又以套话为主者,可归类婚礼司仪。而若能因人而异表情达意,现场发挥引人共鸣者,可归类于婚礼主持人。

就现状而言,大多数婚礼都需要好司仪;好司仪相对来说比较好培养,可以逐步满足市场需要。

但就提高婚礼文化水平和提高婚礼人社会地位而言,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好的婚礼主持人。

 

今天看到杭州“都市快报”一篇题为“一旦认定套话作文,扣分扣得很狠”的报道。摘录以自警。

近日,浙江省写作学会在杭高举办30周年庆典,邀请了全省会员听课评课,提高教学和写作水平。

写作学会秘书长、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建新,做了十多年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他上了一节公开课,主讲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的代表性问题,其中“套话”问题最严重。考生常事先准备些材料,以屈原、苏轼和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写得最多,被称为“套话三巨头”

----套话作文一旦得逞,就破坏了高考作文的区分度,写作能力高的考生和写作能力低的考生得分接近。所以,一旦认定是套话作文,打的分数是很低的。一般来说,最高分不超过40分(作文满分60分)。如果符合题意,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可打38-40分。表达能力较差的,也可打在36分以下。

不过,使用历史文化名人材料,不一定都是套话作文。阅卷者会根据上述三要素,对作文进行综合判断。

----好作文应该有真情、有思想,是真情实意的作文。如果作者通过独立观察和感受得来题材,即使只是身边琐事,也能写成好文章。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朱自清的《背影》等,都是好例子。古人强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把社会实践和读书结合起来,提高文化素养。

----作文当然也讲究技法,讲究文章规律,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果没有情感和思想,文章技巧再好,语言再华丽,也是空的。套话作文就是这样一种缺乏作者的情感与思想的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