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一个对婚礼最有主见、也最坚持自己婚礼理念的父亲了。
说好婚礼中不带任何娱乐元素,结果他果断取消了让手下多位广电主持人助兴演唱的计划。
说好现场不做任何舞美渲染,结果供应商免费安装的数十台专业灯光,一盏都没敢打亮。
说好流程不涉及过多私人情感,结果他极干脆地否定了女儿提出的唱歌入场和请大学恩师致词的提议。还否定了他自己设想的让我代读他在女儿刚出生时写下的一首诗;二十多年了,这首诗甚至连夫人和女儿至今都还未曾听他说起过!
只有一点他没做到:说好三点半排练。可当四点左右所有人终于到齐可以开始排练时,他居然说“不用排了!”

天呐!整个宴会厅长45米、宽25米,满满腾腾地要坐300多人,还不带任何灯光影像的渲染烘托!为营造氛围并控制节奏,我们特意设计了三对伴郎伴娘、新郎、新娘和父母的三批次入场式,以及所有人全都走上典礼台后的托付仪式。不排练,会乱成什么样?谁都不敢想!
还好,这位父亲最终还是答应快速地过下场。可也就排了10分钟吧,流程还没走完,他就拉着女儿扬长而去。说:“来不及了,赶快都跟我下去接待客人。”
十月中旬,我去上虞第一次见到这位父亲时,非常赞同他对婚礼娱乐化的直率批评。同时,又对他要在不做专门布置的婚宴场上体现类教堂的神圣意境颇感为难。然而,当这位父亲在我面前直接把女儿对婚礼的几个创意拍掉后,我知道,这只能是一场父亲的婚礼了。
接,还是不接?三思后,决定接。一是有感于这位父亲颇费周折煞费苦心地找到了我。二是想接受挑战:挑战“家宴”,挑战婚宴上的仪式感,挑战我不太熟悉的外地场合。
新人在大堂迎宾结束回到三楼宴会厅。我和督导王玮、胥鑫抓紧最后的2分钟再给新人过了几个细节。
6点零8分,仪式开始。6点28分,婚宴开始。我们则开始休息,直到结束。
昨天晚上,新娘父亲和我互通短信:
----李老师,谢谢您的主持!仪式受到很多好评。
----谢谢**先生。如果昨天的婚礼能基本达到您的要求,我感到莫大荣幸。我认为您的婚礼理念非常正确,我也获益匪浅。再次感谢您的信任和重托。
----谢谢您,欢迎您来上虞玩。
----好的。还有一点我特别开心:您女儿最后告诉我说,她非常喜欢昨天婚礼的仪式和氛围!
----呵呵,她还没有时间和我说。这也说明我的想法是对的。事实上,后来很多来宾都说很好,应该成为一个类型的标志流程和格调,而且不是客套。
----完全赞成,而且已经证明完全可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