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晨东:我一直在想我们这帮家伙,是不是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结果反倒把当代婚礼的观念给弄窄了?如果在婚礼上,顺便地“秀”一把,顺便“演”一次,顺便无厘头地“胡闹”个尽兴,又有什么不可以?心心相印、天长地久、白头偕老和婚礼的形式根本没有必然关系。
李大哥:完全赞同。再补充几句:就婚礼而言我们毕竟比新人专业得多,因此还应以正确的理念引导新人,以宽容的心态倾听新人,以专业的角度帮助新人,以成熟的运作成就新人。总之,新人都是具体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需要量体裁衣、度身定制、扬长避短、去伪存真。
邵晨东:哈哈哈!难得老李同意我的观点!
李大哥:当今婚礼本就法无定法,形式早就失去权威含义,故实在不必过于拘泥。倒是通过符合新人特点的不同设计,展现新人的独特风采与人格魅力,大有文章可做。
威武的老袁:支持。
吃茶去:学习中。
酌不止:昨晚和相交近20年的好友讨论他的婚礼,作为最好的兄弟,我很想按照李大哥的思路帮他把婚礼的意义和责任体现出来,可是他却偏偏不喜欢情感的流露和升华,他打心眼只想把婚礼办的简单,只想省下为数不多的预算。昨晚洗脑很不成功,但我决定执拗地和他继续谈交流,虽然可能没什么效果。
王瑱: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哥们很可能境界极高。呵呵。婚礼上简单过场未尝不可,有人就是不愿意交流内心情感,不犯法。哈哈。总比装逼做秀强。
吃茶去:很理解想把有20年感情的朋友的婚礼做的成功的想法,但是还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比较好,因为婚礼是他的。
邵晨东:我是你,一定不强求。人家本就馋着蛋炒饭,突然有人跑来说,一定要吃法式大餐。问为什么?答曰:因为我目前跟着“李大厨”学做法式大餐的……。这不要命吗?这是你兄弟的婚礼,不是李大哥的婚礼,您说该按谁的思路做?
李大哥:我是你,一定不强求。但我一定会以20年的友情,真诚地准备一些能够引起共鸣的心里话。同时如果有把握的话,还会代言一些新人不便说或不善说的内容。因为,你们是20年的朋友。
王瑱:好玩了,哈哈。搬个小板凳坐下看。
李大哥:两会期间,禁止起哄!
小羽:情感的流露和升华可以是在婚礼的进行中,而不是在对婚礼的设计中的。
叫我格格呀:我同学也无视我,想通了,她开心就好了啊。
不长记性的豆子:需要取舍。
执麦者:中国婚礼充斥的是婚礼人意愿的婚礼,而非引导新人正确定位的婚礼。
王瑱:这个好!值票价了。
沈七七:蛋炒饭能炒好吃了一样是大厨。而且炒好蛋炒饭,才是最看得出基本功的。
浅酌不止:嘿,蛋炒饭,最简单也最困难;饭要粒粒分开,还要粘着蛋……。
李大哥:呵呵,我只会做家常菜。司仪应与新人来宾零距离,象亲人、邻居、同事、老友一般,基本就成功了。
石延宾:特别喜欢李老师的这段话,亲人、邻居、同事、老友一般。还有我认为,可以让新人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宾客能够了解他们对婚姻生活的憧憬,并且祝福他们,也是一种成功。
妞妞师太: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身上。
李大哥:其实你作为20年的好友,应该了解不少TA的情感故事。TA不愿说,也不必勉强,人各有志,需要尊重。但你可以20年朋友的角度注入些情感内容,也许就是一种惊喜,一种温暖,一种光芒。
浅酌不止:他的父母是他成年后离异的,我很想在这个婚礼场合为他做些什么……。有点想多了也许,李老师说的对。
沈七七:20年的好友,他如果不能说,你能不能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呢?能不能说说在筹备婚礼时你对他的看法呢?第一人称不行,就用方法第三人称,这个是司仪的技术,也是好友的心意。
浅酌不止:其实流程也不繁琐,只是一旦需要情感交流,他总是试图回避。
沈七七:把婚礼办的简单和情感流露升华并不冲突。李老师做的仪式流程也从来没有很繁琐或者刻意的设计,但是总能在情感上一击即中。
東藝Ricky:大概太熟悉反而羞涩。
浅酌不止:恩,吃好喝好,其实也行。可能反倒是因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会有些放不下。
東藝Ricky:我要表达的不是简单做 而是另一种模式。
big83:我也觉得首先应该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否则有些本末倒置了,婚礼你变主角新郎却成为配角了。
李大哥:婚礼上应该不止你一个朋友。来宾都是资源,可人尽其用。发动大家畅叙亲情友情,帮TA表达内心情感。
浅酌不止:恩,受教。我在想走下舞台还是请上舞台呢?畅谈的功课似乎要做在婚礼仪式之前。
李大哥:深入群众,打成一片。
東藝Ricky:婚禮本無固定形式及需要 隨性隨意才是根本
李大哥:正面强攻不行,可侧面迂回包围;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路通罗马。
臧龙:婚礼主持人你该听一下观众的声音了:1、除了要掌声你还会什么?2除了装一脸的死相,你不会笑吗?3、千篇一律,你不会说自己的话吗?4、好为人师,自己主持还不利索呢,还老劲的收徒弟,你不怕误人子弟吗?5、不要把婚礼做的跟传销似的;6、主持人不要搞个人崇拜,弄得所有的主持词都是一个模子复制的。
李大哥:都来听!
沈七七:4讲的太好了!
臧龙:(续)7、主持人你别总用教育人的口吻对新人说话,行不?8、人家结婚,你主持人在那又唱又跳的穷得瑟啥啊!9、别总动不动老说全场起立,我是他爷爷;他奶奶也在这呢!10、一个劲的重复别人用过的主持词,你是鹦鹉啊?11、别总自以为是,吹的是啥?你谦虚点,行不?
李大哥:大家听!
沈七七:这11条,几乎每条脑子里都能想出个人来对号入座。
李大哥:精!准!
臧龙:呵呵,只是随便写写而已哦。
若杨:如鲠在喉,先吐后快。
朱凯文:說得好!
李大哥:十一针,针针见血;连体博,博博出彩。
暖暖创意喵喵:笑而不语。
李大哥:凡可鼓噪者皆能当司仪,司仪何其多。凡可扯旗者皆可当师爷,师爷值几何?
五月江风:有一部分是这样吧,不能以偏盖全。
臧龙:说的就是一部分人哦。其实婚礼主持真的应该如五月里江边清风拂柳般的自然、清爽、唯美的,呵呵。
五月江风:哈哈哈,你真幽默!
李大哥:盛世司仪起四方,有嗓就是金牌王。手提三斧来闯荡,套词贯口加荤腔。
五月江风:李老师既有才又幽默,佩服加学习了。
李大哥:不敢当,只盼行风正些才好啊。
李大哥:某新郎来电,说家长提出婚礼前要新人先去祭拜祖坟;问我能否先去主持祭拜,然后再到酒店主持婚礼。若不是路途遥远且路径不熟,我倒想一试。
papa_joy:这个特别的!
李大哥:又一位新娘对我说,她不想提前排练了;因为怕失去那最真实最新鲜的感觉。我说,只要你愿意,有啥不可以。哈!
浅酌不止:今天仪式第三场开场,我让连同新人在内的四对爱侣互动,畅谈爱情和生活。这不是一个新鲜的流程,但是每次遇到愿意做这个流程的新人我总是十分开心;因为要想找到另外三对爱情经历不同的爱侣,这不仅需要新人愿意花时间去组织筹备,更需要新人认同婚礼对于人生和责任探求的重要意义。
道道:恩,只要不急着敬酒,来宾不急着走,现场环境OK,这是个好做法。
浅酌不止:其实第二场的时候,关了灯的情况下外籍老总祝酒词现场已经有些乱了。倒是第三场这个开场全场肃静,每个来宾都在侧耳细听,托宾客之福,我也做的十分顺利。
王瑱:我们希望这样的一种理念为越来越多的新人和业内所认可。婚姻远比婚礼重要,但一场好婚礼,会成为幸福婚姻的一部分。支持!
李大哥:相比新人,我们就是专业。既然专业,就更应理解婚礼,知道婚礼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有责任引导新人,一起追求婚礼的内在品质。
浅酌不止:诺。
唐朝MC:访谈类,金钱豹8楼适合,多少年就一次。支持支持,非主流。
浅酌不止:真心多少年才一次!
李大哥:某新郎多次与老外友人一起参加婚礼,常听友人笑话这里喜欢播放“伊莲”,称此歌悲凉,让人情何以堪。此番新郎自己结婚,严格审查DJ每一首曲目的背景,几让DJ抓狂!认真如此,却没来审我台词,让我侥幸过关。
邵晨东:呵呵!我对过于美好的东西,往往抱有一种习惯性的警惕。
司仪晓平:邵老师提醒得真对,婚礼前的小心细致也是一位优秀司仪必须具备的。
哈龙叭龙:信任源于此。
邵晨东:哈哈哈!我有次还听到一首美得不得了的音乐,听觉上很适合新娘的进场,歌词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妥。但中间的一句“go
home”让我警惕起来;后来一查原来是西方的《安魂曲》……D了个J的……。
李大哥:邵老师英文真棒!
哈龙叭龙:做个好DJ不容易。
青禾管家:有次涉外(英语)司仪要帮一对日本新人主持,提前收集很多日文歌曲。后请新娘听歌曲内容,全部都是说分离啦,遇见是错误什么的;司仪囧傻了。
吉泽:公司最后几天,难得的悠闲。一上午泡在李大哥的博客,胸中充斥着一股暖流,淡而凝重。李老师说:“迎合与引导,一词之差,两重境界。追求婚礼的人文价值,还是赚取现场的廉价笑声”?我感觉正如博客中所写“感动多在细微处,共鸣起于平凡中”。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李大哥:上海需要这样的司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