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的话----答一位年轻的同行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司仪小扎 |
其实,这牵涉到了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我在“四大区别”中曾对此作过一些分析。
传统婚礼的主礼者不是神职人员,便是政府官员或家族长老,分别代表着上帝、政府和祖宗。因而无论是男是女、年轻年长,他们都具有特定的身份;社会赋予了他们在婚礼中依规行使职责的公信和权威。
而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婚礼,都是民间自办的家宴式的世俗婚礼。“民间自办”四个字,将当代的中国式婚礼带入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规矩、自成方圆”的多元境地。有偿服务的司仪替代了传统意义的主礼者;除了明星,手持话筒的皆为无权无势、无威无名的平头百姓、布衣草根。
需求多元,市场多元,婚礼多元,司仪多元。没人可以通吃南北,风行城乡。你可以不欣赏某些风格和做派,但你不得不承认,染色的馒头,有时候比鲜奶蛋糕更吃香。
需求多元,市场多元,婚礼多元,司仪多元。虽然你无法否认五花八门的现状,但你如果真的理解了当代中国式婚礼的人文意义,真的感悟了自办婚礼的核心价值,那你也许就会觉得,肯德基的豆浆不过如此,而原汁原味的草鸡汤,无比鲜香。
因此 ,无论男女,也无论长幼,从事司仪这一行,你都可以自我权衡定位,用自身的能力和魅力来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大哥的建议只能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