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念念不忘老闸桥,那里有外公一幢三层楼的石库门。大约五六岁之前,我曾去过几次。印象中幽幽的天井里有个陶制的大鱼缸,鱼缸中有座小假山,几尾肥肥的金鱼慢腾腾地游来游去,浮上沉下。
五十年前,为了替代忙碌的父母照管我和妹妹,外公外婆将一整幢石库门交给父母所在的学院;然后搬到我家所在的单位宿舍,住进了一间仅20平米冬冷夏热的假三层。
老太太对此始终耿耿于怀,认为吃亏太大。只是因为父亲的劝阻,此事不了了之;一晃就是半个世纪。
当老太太再次提起老闸桥时,我试探着问:“带你去看看好吗?”老太太说:“好啊。”
于是,前不久我先去踩了踩点。今儿个乘着天好,打了辆出租,带着老娘,重返老闸桥。
《东方早报》载文说:老闸桥就是今天的福建路桥,是横跨苏州河最早的桥梁之一,而且闸北的得名也与它有关。闸北就是闸桥以北,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清代。
老太太下车后,从北京东路拐进浙江路,再西行到厦门路口时,口中突然吐出了“厦门路25弄9号”这几个字。我的妈呀,几十年没来这儿了,也几十年没人跟她提起这茬了,她今天居然把门牌号码都给想起来了。
顺厦门路往东,路南也就是单数号牌这一边,石库门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占了整个街区的摩天双塔,今谓“外滩科技京城”。路北紧挨苏州河一边,还留存些许低矮老屋。老娘定睛细看,依稀还能辨出几丝旧痕。
又带着她慢慢攀上新造的福建路桥(即当年的老闸桥),缓缓越过苏州河;到了对岸,沿着高高的防汛墙绕到浙江路铁桥,再缓缓越过苏州河,重新折回厦门路。
打车回到静安寺的家门口,我问老太太:“我们刚才去哪儿啦?”
老太太一脸茫然,说,“想不起来了。”
噢噢;无奈,无奈!妈妈的老闸桥啊,我的老太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