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新娘,自小生活在新疆。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上海,三年后与也是知青后代的同事相好,瞒着父母私定了终身。两个人在九亭买了房、买了车。待一切搞定后再行禀告,双方父母自是喜欢。
第一次见面时,来自北方的新娘就提出既要西式证婚,又要凤冠霞帔。按她对“大俗大雅”的理解,就是雅要雅到极致,俗须俗到煞根;穿白纱务必极尽浪漫,着中装可以活蹦乱跳。总之,想法一大堆。
我说:“刚才讲的都是形式,我还想听你们讲故事。等听了故事再来谈形式,好吗?”
于是,两个人就把十年前怎样、五年前怎样、两年前又怎样大致说了一遍。
听着听着我有了底,说:“西式可以,中式也行。但你们的爱情故事和家庭背景既丰富又生动,正是婚礼中最需要的情感内容。待我们进一步沟通后,再来确定流程如何?”
新人曰“可”。
在随后新人发给我的邮件中,我意外地读到了这样的话:
李老师,您好。
这两天读了您的博文《你看你看,那中国的红》和《婚礼的核心价值》后很受启发,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中式婚礼的理解,和对自己婚礼的一些设想。我本来是想把我们内场的中式婚礼做到极致的俗气,走彻头彻尾的中国北方传统路线。但是看过您的博文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想我们也可以搞一个中西合璧,以传统中国元素为主,再增加进去一些创新元素的跨界婚礼。
第二点是看了您的《婚礼的核心价值》得到的启发,在婚礼上最打动人的还是情感的交流。我先生的妈妈和我的爸爸也分别都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们付出了无止境的爱。虽然我们组建了自己的小家,但父母对我们的意义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就仍然还像当初小时候一样,爸爸妈妈就是我们的天。
此外让我如获至宝的是,新娘在邮件中还附录了她当年写给新郎的情诗;清新流畅,温馨动情!
几次反复后,终于确定了包含草坪证婚、晚宴拜堂、视频感恩,以及新疆舞蹈、远方祝福、嘉宾致词和证婚回放等色彩分明、内涵丰富的婚礼流程。当天草坪证婚中的新人独白,和晚宴拜堂时的伏地磕头,分别成为两场仪式中的最大亮点。而最让全场兴奋不已、开怀大笑的,莫过于全身新疆行头的新人歌舞表演----“达坂城的姑娘”。随着欢快的节奏,新郎唱得奔放,新娘跳得漂亮;亲友们的掌声,久久回荡。
两位新人给了我许多美好的体验和感受,所有的感触也都融入了当天的台词中。
亲爱的各位亲友、各位来宾:下午好!
欢迎来到清澈的大宁湖畔,欢迎参加结婚庆典。
12年前,有个男生从宁波来到上海,读高中、上大学,找工作,然后他就静静地等待。
11年前,有个女孩从新疆到吉林求学;大学毕业时仿佛听到了远方的呼唤,于是她也只身来到上海。
殊途同归,他们5年前,先后走进了同一家公司;
天赐良缘,他们2年前,同时坠入情网,开始恋爱。
今天,湖水清清,芳草茵茵,有情人喜结同心。
证婚仪式现在开始;我们先用掌声,请出新郎……。
尾声阶段,当两位新人致完答谢词后,我又接着问大家:
我这里有一封他们谈恋爱时新娘写给新郎的情书,大家想听吗?(“想听!”)
好,我来念给大家听----
我都不用想你,因为只要打开电脑,你会第一个向我慰问;
我都不用想你,因为在我孤独之前,就已响起你的来电铃音。
我都不用想你,因为想听歌的时候,总有你会唱给我听;
我都不用想你,因为只要提到你的名字,就可以看到我幸福的笑容。
我都不用想你,因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典礼台上,新娘依偎着新郎,哭了;新郎转身紧紧地抱住了新娘,紧紧,紧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