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笠景,John说他正和Sky在策划一场中式的婚礼秀。我忙问,去光大看了婚博会的“中国红”了吗?他说没有。于是我把我的观感和他简单聊了聊。
John听完后说,他们不会搞得那么繁琐;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提炼一些精彩的中国元素,通过若干具象或抽象的手段(譬如服装、灯光、色彩、影像等),把它做得既唯美又喜庆、既古典又浪漫。
我大喜过望,连声说,对对对,中式一定要改良,千万不要被传统束缚手脚,而是是要想办法做出美感、做出韵味、做出欢乐,做出现代人也能接受的东东来。
John显然找到了知音,说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构思,到时候让我也去当个“臭皮匠”。
我当然愿意啦,并且进一步建议:策划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尽可能柔化台上古装台下便装的巨大反差,使之浑然一体,融洽和谐。就像世博会的中国馆,既与天地周边和睦相处,又尽显中国气度与风采。谁都不会说它是古董,更不会说它是仿古建筑;但谁能说它,不中国!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引自世博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