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50场婚礼,渐渐摸到了一些规律,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工作习惯。有时候发现,一场婚礼成功与否,往往会与一些数字密切相关。这些数字或是时间,或是规模,或是硬件。尽管这些数字不是婚礼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却会显得特别关键,甚至会影响全局。
事非经过不知难。不同数字的个中滋味,恐怕只有过来人才能有所会意。
我为什么选择这些数字?稍作解释如下。
1、婚礼全场以120分钟为宜,最好不要超过150分钟。
曾经看到过一则消息,称国宴的标准时间为60分钟。
从我个人的实践来看,婚宴控制在120分钟足够了。
其基本依据就是,必须尊重数十到数百位到场的客人,没必要浪费他们太多的时间。
2、婚礼开始不宜超过6点30分,基本结束不宜超过8点30分。
通常来说,6点一过,肚子就饿;8点出头,人心思走。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规律,没必要抗拒,也无法抗拒。当然,周一至周五的开场时间通常会滞后。那么,婚礼流程更须删繁就简,紧凑流畅,切忌拖沓了。
3、新娘换装不宜超过2次,每次换装(包括通行时间)务必控制在20分钟之内。
如想把整场婚礼控制在120分钟左右,新娘至多只能换2次装。我以为20分钟是极限了。因为新娘再次入场前,通常还要临时排练几分钟。一不留神,就成了邵老师讲的30分钟了。尤其是新娘第二次换装,此时场内如无填补空挡的有效手段,流逝的每一秒钟都令人如坐针毡,都会给下面的流程带来被动和尴尬----来宾或者情绪过了兴奋期,或者干脆走人,以至场内一片冷冷清清或者空空荡荡。
4、通常的三段仪式,每段以12至15分钟为宜。
一般来说,这点时间足够做仪式、做动作了。应当尽量避免多余的环节、多余的话。
5、司仪开场白以1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2分钟。
切忌口若悬河,切忌空洞苍白,切忌阿宝背书,切忌表现自我。
6、各项婚礼致词均以1至2分钟为宜。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大家爱听,多说无妨;照本宣科,1分即可。
7、酒店上菜至上水果,通常为60分钟。
没办法,厨师忙活了一天,就等着撤火下班呢。
高星级酒店上菜稍微从容些。顺其自然吧。
8、婚礼人数以100至200人为宜。
其中大有奥妙。我发现,200人以下的婚宴比较温馨,因为来的人关系都比较近,比较亲,功利目的不强。而300人以上的婚宴,往往是客户多,父母朋友多,与新人不搭界的人员多。婚礼的公关气氛浓厚,反而婚礼的主题和主角很容易被淡化。
9、典礼台高度以60公分左右为宜。
我以为稍高一点较好。因为摄影摄像往往会对新人形成“拦网”态势,让台下的来宾什么都看不到。看不到他们就不看了,气场就散了,场子就乱了。
10、典礼台面积最好在15平方米以上。
再大点更好。
11、场地大小以比实际桌数可再增加4桌为宜。
这一点是邵老师早期帖子里的观点。在200人以下的场子里很合适。
场地太逼仄、太空矿都不好。太逼仄,势必人挤人,乱哄哄;太空矿,来宾的心理会发生微秒的变化。好几次我发现,场面越空旷,下面越鸦雀无声,仿佛都中了什么魔咒一样。怪!
12、场地层高以4米以上为宜。
高点更好。
13、投影屏幕越大越好,流明度越高越好。
我不知道专业术语该怎么说,不好意思。
总之,一定要设法让最后一排、最边上的一位也能看清屏幕。
14、……
15、……
抛砖引玉,随便乱谈;欢迎接龙,虚位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