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老外共舞

(2007-08-28 21:46:11)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主持实录

    怕什么,来什么。学了30年外语,讲不了30句英文。原以为这辈子无缘涉外婚礼了,没想到一帮朋友瞎起哄,把我这只“老鸭”赶上了架。

    新娘是记者,新郎是老外。2点半教堂证婚。新娘说4点不到就把客人交给我了,让我务必坚持到8点以后。

    宾主将近60人:新娘的同事约20人,亲友和同学约10人;新郎的同事近30人,其中中德各半;老外除了会说“谢谢”和“没有问题”外,全都又“哑”又“聋”。

    地点:酒吧餐厅室外平台,有树有草,有水有桥,人在画中,天然成趣。

 

    证婚仪式进教堂了,4个钟头里我干什么?这是个问题。

    酒吧、室外、同事、老外(新娘原籍浙江,故参加的亲属只有父母和弟弟)。新娘和我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起,派对、互动,热闹、轻松;让老外看看中国的玩意儿,让中国人领略德国的风情。

    我说,这里多美,酒吧又能解决气球等道具,咱们就顺其自然,不请婚庆了吧。

    新娘说“行”。结果,她就找花店单订了一个鲜花拱门;摄影摄像都是朋友(后来我发现新娘居然连化妆师都没请,一切自理)。这新娘,够酷!

 

    问题是,4个钟头干什么?

    我问新娘,来宾能出节目吗?新娘说NO。她告诉我,无论中外,一个比一个“蔫儿”,绝对没人肯冒尖儿。

    新娘反问,能做游戏吗?我说NO。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我最怵的就是做游戏(此刻想念金司仪)。

    后来勉强定了个“击鼓传花”。新娘问,接花的人死活不肯出来怎么办?我说到时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与新娘反复沟通,数易其稿,总算排定了流程:

    一、餐前序曲(拟15:45开始,约75分钟)

    前奏曲,司仪引言(约2分钟)。

    新郎将新娘抱下车,在亲友团夹道抛撒的花瓣雨中,怀抱新娘入场(约3分钟)。

    新人倒香槟、切蛋糕、亲友团发心愿卡(约10分钟)。

    新人率全场到草坪放飞气球(约5分钟)。

    新人拍婚纱照(服务生将蛋糕、香槟分送来宾作餐前点心,来宾随意休息,约35分钟)。

    新人在草坪上抛捧花,并与来宾合影、(约20分钟,<17:00新人换中装>)。

 

    二、传统婚典(拟17:20开始,约85分钟)

    新人中式入场(亲友团夹道施放礼宾花、新人红盖头、红绳、三拜、三挑;约10分钟)

    新人向父母行礼、敬茶;父母赠红包和礼物(礼物到互动时再打开,约6分钟)。

    双方家长致词、与在德国的妈妈通话(新人与父母亲密接触,约10分钟)。

    来宾若干人致词并宣读贺信(新人与来宾亲密接触,约15分钟)。

    新人喝交杯酒,并邀全场干杯(约3分钟)。

    自助喜宴开始(用餐约40分钟)。

 

    三、烛光派对(拟18:45开始,以天色适宜点烛光为准;至送客)

    新人为每桌点燃烛杯,然后率来宾同时点燃小焰火(亲友团分发祝福卡,约10分钟)。

    新人介绍恋爱趣闻(“记者招待会”形式、新娘给新郎惊喜,约20分钟)。

    “击鼓”传花,来宾互动(亲友团将祝福卡收回集中,约20分钟)。

    新人抽读数份祝福卡、向执笔者赠礼,并展示来宾赠送的礼品(约15分钟)。

    新人向来宾依次敬酒,亲友团随同分发喜糖(约15分钟)。

    (约20:00)自由派对,新人陆续送客。

 

    当天晚上,基本按照流程走了下来。其中出了点意外,如酒吧答应代办的气球居然被忘记了,气球放飞只得取消;而且在客人3点半左右到场时,酒吧的准备工作还没做好,硬拖了将近15分钟。但当晚更多的是出了几个彩,而且因为这几个彩,把我最担心的“击鼓传花”都省略掉了。

    1、老外新郎尽管腼腆,但极其配合;叫他怎么动就怎么动,叫他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且多有即兴发挥。特别是体现中式传统及风情的环节,效果好得出奇,My God!

 

    2、老外讲究送礼(相当于中国人送红包)。当新郎爸爸将带自科隆家乡邻居好友的10来份礼品捧到台前,新人一件件打开时,现场不断发出惊叹。礼品都不贵重,但特有创意和德国风情。譬如一包层层叠叠的纸包里,放着一只小面包!新郎高兴得当场就咬了一口。

    在场的德国朋友也纷纷送礼。其中4条大汉一字排开,送上一个自制的热气球模型。他们说本来想租用一个热气球到宾馆来,想按照德国风俗将新娘“劫走”。因无法办到而作罢。于是先送一个模型,预约新人到慕尼黑去乘坐可升至1500米高空的热气球。

    最绝的是新娘给了新郎一份意外的惊喜----送给新郎一架三轮摩托车模型。新娘说,新郎整天都惦记真有这么一辆车,他想带着老婆去兜风。

    1.92米的新郎感动了,他俯身楼紧了娇小的新娘,亲了很久很久----

 

    3、在其他婚礼上不被看好甚至唯恐避之不及的敬烟、敬酒和点烛杯时吹灭引火,居然大发神威,逗得宾主前仰后合,无比开心;就连老外都纷纷效仿,那真叫一个乐呀!

    此一时彼一时,看勿懂!

 

    4、中方来宾尽管没有一个人愿单独出节目,但聚成几个小团体后群胆群威,集体发飙,无拘无束地跟新郎开玩笑。新闻社的一帮“老娘们儿”不断“教训”新郎,给他“做规矩”;新郎无论是否听懂,一律回答“没有问题”。“老娘们儿”轻而易举拿下“德国大虫”,个个好生得意!

    德资企业的一班中方员工,更是在中式入场时跟着我大吼大叫。幸亏在室外,如在室内,恐怕自动喷淋都得跟着出彩。

    有意思的是,当我介绍了新娘所在的新闻社里尚有“五朵金花”后,这班小伙居然想入非非起来,一个个“刚出来格闲话才仙咯咯格”。

 

    上帝保佑,总算完成。

    之所以全身而退,我想最根本的,是新人、来宾和我,都喜欢这样一种无拘无束、轻松自然的氛围。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事情就好办了。

                                                              写于2006.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遭遇寿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